出梅即入伏我区台汛期天气如何?
本报讯(记者 黄婷 通讯员 陈佩佩)根据区气象部门最新消息,我区于昨天出梅,结束了为期24天的梅雨期。巧的是,今年出梅入伏在同一天,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来了。
据区气象部门分析,今年梅雨期主要呈现入出梅晚、梅雨量少、梅中有伏、梅雨不典型、降水分布不均等特点。入梅以来,定海站雨量181.2毫米,较常年梅雨量偏少23.4%,并且出现了3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三伏天仍将是40天加长版,其中,初伏为7月11日至7月20日,中伏为7月21日至8月9日,末伏为8月10日至8月19日。
对于出梅和入伏无缝衔接这一现象,区气象专家解释道,这是由于出梅和入伏两种不同的判定方法造成的。气象上判断是否出梅,需考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气温、降水等多种天气要素情况。三伏天则无法用气候条件来判断,而是用农历和干支时间确定,即从夏至节气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本周我区晴热天气持续,最高气温为33—34℃,7月13日和7月15日午后或将出现局部阵雨或雷雨天气;定海海域多8—9级偏南风。
7月到9月正值台汛期,预计今年台汛期降水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有阶段性高温热浪,主要集中在7月;极端高温38—40℃。可能有3—5个台风影响舟山,其中1—2个台风登陆舟山或严重影响我区。
据区气象部门统计,近5年来,有3年出现台风登陆舟山,预计今年台风登陆舟山或严重影响我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全面做好防台准备,尤其是防范风、雨、潮三碰头。同时,今年以来降水较常年偏少22%,出梅后将以晴热天气为主,预计台汛期总降水仍可能偏少,且夏季蒸发量大,相关部门需高度关注干旱发展,做好水资源的科学调蓄。此外,台汛期正处高温季节,容易激发局地性雷暴强对流天气,其突发性强、来势猛、可预见性差,需提高全社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应对突发性强风、局地短时强降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