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来了省级“特派员”
![]() |
本报讯(记者 乐珂琰 刘攀攀 通讯员 张玮)调研乡风文化、组建合唱团、筹备村晚巡回演出……这阵子,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纪委委员、舟山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于志新很忙。有别于以往“送文化”的基层送教经历,这一回,于志新被予以省级文化特派员的重任,在未来两年时间里,他将驻点金塘,聚焦文化赋能,促进精神共富,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不久前,在于志新的组织下,一场“我们的村晚”文艺汇演在金塘镇山潭村文化礼堂上演,吸引了百余名村民前来观看。随着“大王叫我来巡山,我把人间转一转……”的旋律响起,于志新上台担任指挥。站在指挥台前,他的每一个手势都精准而有力,引领着合唱团的歌声起伏变化,时而激昂高亢,时而温柔细腻。音乐在此刻成为了无形的纽带,让整个礼堂沉浸在一片和谐与欢乐之中。
“被派驻到金塘镇以后,我一直在思考,能为海岛做些什么、能为岛上的人带来什么改变。”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在于志新看来,金塘镇乡村文艺资源较为丰富,在建重大项目多,当地居民和项目建设人员对于文化需求都比较强烈,这对提升当地的文化发展内涵大有裨益,于是他便想着整合社会资源尽量满足这一需求,带领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12名大学生筹备了这场文艺晚会,同时组织山潭村,包括金塘本地原有的文艺队伍一起排练,精选15个形式各样的精品节目最后组成这台晚会。“首次尝试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打算将这样的模式延用下去,推广到各村庄,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带来的幸福感。”于志新说。
此外,面向金塘镇山潭村文化发展实际与需求,于志新还提出《“艺润山潭LI、文泽金塘岛”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文化项目方案。他计划以山潭村文化礼堂为主要阵地,设立海岛乡村艺校,依托省内、市级文艺演出院团等文化艺术资源,为乡村文艺团队开展培训及乡村文艺活动指导,激发乡村文化队伍的活力与潜力。同时深入挖掘李子文化,打响“山潭·李韵”IP,形成金塘文化品牌自我生产机制和自我造血功能的完善,通过创作村歌、组织策划高质量文艺演出,服务村民和重大项目建设者的文化需求。
“我考虑把海岛乡村艺校建立起来,一方面寻找对接师资、包括器乐声乐、舞蹈、小品、越剧戏曲等方面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同时招募村里的文艺爱好者,将他们组建起来,进一步做强化提升培训,来提高当地文艺骨干队伍的文艺演出水平。”于志新说,身为一名文化特派员,一定要深入基层,聚焦文化赋能,真正推动村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