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石油舟山石化167项措施降本增效3.92亿元
![]() |
本报讯 (记者 韩地枰 张艇 通讯员 王明珉)走进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只见油库库区内炼油设备在有序运行,在企业中控室大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关节能数据。近年来,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持续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节汽节煤、加强技改等措施挖掘降本增效潜力,2021年至今年7月底,已推进167项降本增效措施,累计降本增效3.92亿元。
“我们从装置更新、管理提升方面持续深挖节约蒸汽的潜能。”该企业生产运行二部设备主管工程师柯显义告诉记者,过去企业的压缩机靠手动控制,回流开得较大,现在通过自动控制可以精准控制回流量,降低蒸汽消耗,实现节能效果。“我们通过重整装置、优化调整富气压缩机系统裕度等措施,将企业燃动成本从2022年的79.8元/吨下降到了当前的60.3元/吨。”柯显义说,通过引入新的设备工艺,企业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
近年来,该企业持续做好节能工作,各部门根据环境及负荷变化,及时调整瓦斯、水、电用量,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到能耗消耗最少。“我们的储运一部主攻节电,通过优化原油供料模式、自压倒罐模式等措施,月节电8万千瓦时,我们的运行三部则通过定期对馏分油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进行注水,提升换热器换热效率,通过优化调整相关工艺参数,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减少瓦斯单耗。”该企业技术部副经理郑皓东说,企业还积极通过强化平稳率、报警率考核,实现精细化操作、工艺条件卡边控制,消除产品质量过剩。
在降本的同时,企业也积极增效。今年,该企业实施了多项试验,将试验数据结合到加氢装置实际生产操作中,通过优化组分切割分馏,不仅解决戊烷发泡剂和工业己烷出厂难的困局,也解决了国内乙烯原料与日俱增的需求量,月增效30万元以上。同时,企业针对原油灰分高的特点,提前做好加工预案,提高每批次石油焦灰分的监控频次,保障了“加工计划完成、石油焦灰分合格、重整进料氮含量合格”三重目标,同时兼顾了平稳生产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