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紧接第1版
为了与台风“竞速”,定海水利人、城管人、住建人等不畏寒暑,风雨兼程,只争朝夕地干,完成了环城南路、昌国路、东瀛路等城区49条道路及地下管网改造,累计完成20公里雨水管网改造,13个小区完成了总计1.63万米的雨污水管网改造,1.09万米雨污水管网改造正在推进,雨水管径大幅增加,从原来的600—800毫米扩大到1000—2000毫米,排水能力扩大了3—4倍。
多年来影响城区防洪排涝“最后一公里”基本打通,实现了城市防洪排涝“里子”“面子”双提升。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借助数字化改革东风,在硬件工程建设的同时,定海同步建设投用了“台风智防”系统,实现防台的一体化、集成化、智能化,并选择了其中11个五山水利工程监测点位,上线“定海山”客户端开展慢直播,让全区广大群众第一时间动态观察城区主要河道进水、排水、水位等情况,实现人民群众对防台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谱写“+”文章 走好共富路
山间树木苍翠、鸟鸣蝶飞,彩色沥青浇筑的步道如丝带般镶嵌其间,这是借助“上拦”工程建设截洪渠时留有的施工便道,打造成东海云廊的实时之景。
廊上自做客,云中独为君”。将施工便道打造成绿道,赋上这般具有诗意的名字,揽山见海的东海云廊成为定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过程中又一亮点,由“水利+”串起生态路、景观路、健身路、文化路、旅游路、共富路,以融合姿态实现水利工程的更高价值。
今年“五一”期间,东海云廊竹山段对外开放,该段绿道和东山段一样留住了自然风光,打造过程中还结合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在沿线景观小品布置中融入定海鸦片战争这一历史文化元素。漫步廊道,可近距离观赏灰雕所展现定海保卫战的海战场景,与鸦片战争主题相关的景观小品,以及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等。在信步慢行中,让历史文化浸润人心、培根铸魂。
铺开东海云廊规划蓝图,这条全长25公里的绿道将自东向西串连起五山,结合城区主要公园、休闲广场布点情况,建设20余个入口广场及绿地公园,并通过在绿道沿线布置滨水景观、山地景观、城市观景台等设施,打造以“东海云廊”为核心,串联五山沿线“山、海、岛、城”自然格局和文化特色景观带,同时还将引入智慧数字管理理念,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自东海云廊东山段和竹山段开放以来,已累计吸引了近150万人次游览体验,融合开展了各类健身、婚庆、研学等多元活动,吸引不少文化、旅游、商业项目参与其中,绿道经济正逐步发展,以水利建设为杠杆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