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充满科技风智能健身更给力
定海加快智能健身路径建设
![]() |
![]() |
本报讯(记者 王胜 尹倩倩 通讯员 陈雨柔 舒以琳)不少家住城东街道檀香社区的居民每天一早就来到该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身活动公园锻炼身体。除了跑步、跳舞、打太极拳等传统项目外,他们还能在智能健身路径进行科学锻炼。这样的健康生活得益于定海不断加快智能健身路径建设,如今,居民的健身方式更智能、健身环境更优美、健身体验更舒适。
记者近日在该公园看到,新添的10台智能健身器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运动过程中屏幕上还会实时显示运动时间、次数、消耗能量等多项数据,并语音播报动作要领和运动指标,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现年70岁的鲁永祥每天早晚都会来这里锻炼身体,最近他发现不仅前来的成年人增加了,孩子们也很喜欢来玩耍,智能双位跷跷板等健身器材成了“香饽饽”。“改造后公园的功能性越来越强了,有平整的健身步道和多样化的健身器材,感觉身边多了个健身教练。”鲁永祥笑着说,通过手机微信扫描智能健身器材上的二维码,还能查看运动指导视频,存储运动数据,使用者的心率、身高、体重、运动次数等数据都能被收集起来传送至微信或相关APP中,实时掌握自己的健康信息,锻炼过程也更科学。
今年以来,我区通过不断加快智能健身路径建设,进一步改善传统健身路径器材重复、种类单一、陈旧老化等情况,优化市民的健身体验感。随着智能健身路径在全区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也标志着我区全民健身运动迈向科学健身的新时代。
“传统的健身器材是为了满足人们最基本的运动需求,追求的是‘动起来’。智能健身路径在‘动起来’的基础上聚焦‘科学运动’,让广大群众更好地进行科学健身管理,还提升了运动体验,增加了乐趣。”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发展中心主任方威畏说,目前,我区已先后在檀树北区、桔园北区、梅园新村等小区增设了30余件新一代智能健身器材。明年,我区将结合老旧住宅小区改造,体育公园、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继续推进智能健身路径的建设,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的健身场地打卡锻炼。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