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紧接第1版
目前,已引入精品民宿、文化创意、特色文旅等商户,形成了古城共富街区新模式,不少店铺已经跃升至本地推荐美食休闲榜单前位,成为年轻人网红“打卡地”。
自东海云廊东山段和竹山段开放以来,已成为山地自行车、健身气功、路跑等项目爱好者打卡点,累计承办登山协会等社会团体各类活动100余场,形成“城市啄木鸟”“美之声”等优秀环保公益组织,已累计吸引近150万人次游览体验,全线贯通后预计年累计接待量超400万人次。绿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空气优良率达98%以上,PM2.5平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定海区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相关经验做法于9月21日在定海区举办的全省“水利+”现场会中推广,并两次获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社建委第一副主任徐文光批示肯定。
五山工程为沿线村落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机。开展义桥村云廊强村富民试点建设,培育农耕经济、农耕体验、休闲康养旅游等新业态,解决富余劳力,拓宽赚钱门路,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推动以农兴旅、以旅强农、产业互融的乡村共富发展格局。目前,云廊周边10个城郊村以集体资产出租、产业开发等方式,经营性收入高于全区平均值20%以上,城乡居民差缩小至1.76,加快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东海云廊建设运营模式从“政府包办”转变为“政府主导资源补给+平台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共建共享模式。在政府统筹主导布局上,把控标准,规划预留空间,尽可能放大云廊经济释放能级,创新“云廊直播”“云探廊”新模式。2022年1~10月,全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386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万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帮扶就业率保持全市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1.5%,持续处于全省低位,带动定海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转自《中国改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