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扎实推进“暖岙”生态旅游共富工程
![]() |
![]() |
本报讯(记者 陆素静 朱凯华 通讯员 王思涵 柴莹莹) 近期,全区各地依托现有农村和海防道路,扎实推进“暖岙”生态旅游共富工程,系统串联中生态山岙区域、美丽乡村、古遗古迹、河湖水库等元素,激发乡村活力,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颜值变价值。
白泉镇抓紧推进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通过建设五彩公路、五彩桥梁等方式,打造共富长廊。“我们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对接文旅投资项目,通过政府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白泉镇副镇长陈卓说。下一步,白泉镇将选取定海十八岙中的白泉五岙,按照“一站两联三进四促”的工作方针,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同时,不断挖掘定海十五古中的古桥、古寺、古宅、古树等文物古迹,通过增设标识标牌、打造景观节点、引入文旅项目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家门口创业就业。
记者来到马岙街道青平路,只见工人们正抓紧施工,建造停车位。当地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式,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感。“这是我们新引进的知否餐厅,接下去将在院子里打造一个城市书房,丰富旅游业态。”舟山千年马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佳逸告诉记者,目前马岙街道已拥有好物集市、卧佛山庄、寂照讲寺等旅游资源,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佛教文化和乡土文化,通过文化赋能,打造具有马岙辨识度的特色文化标识。马岙街道还将通过提升沿线景观风貌,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元素,促进乡村全域景区化,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据悉,“暖岙”生态旅游共富工程将构建形成一主线、多支线的自驾旅游独立交通空间格局。其中,主线环绕中生态山体农村,经8个镇街,形成闭环,全长约105公里。支线由9个镇街围绕主线结合辖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串联,全长约115公里。该工程将全面展示古今交融的人文历史,积极探索中生态区域的共同富裕定海路径,到今年5月底,基本建成东海百里文廊美丽画卷。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