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滋味长
□程应来
热爱读书,因为书中蕴含着悲喜苦乐,万千般滋味,任你恣意品赏,恣意咀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路又窄又长且毫无边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这虽然是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诗人在汨罗江畔的憔悴和哀伤。每每读至于此,一颗心便也跟着历史的脚步,顿生无限怀念与忧伤,屈原为国捐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醒悟,也是一种鞭策,只是这其中的代价太浩大,即使合上书本,也是万念丛生,个中滋味,别样增长。
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在清晨或者午后,一书,一茶,一把旧藤椅,兀自品味书中滋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们看到的是杜甫忧国忧民的迫不得已。古人尚且如此爱国,我们又将如何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读到尽情处,不由得一口饮尽杯中老茶,立志做一名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真正中国人。此刻,书籍赋予我们的滋味是正能量,是义无反顾的豪情壮志。
书中纵有万千滋味,一抬首一回眸之间,依然是梦里水乡,儿女情长。初读如白水,再读如甘露琼浆,这便是书籍的魅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首元曲,道尽了枯树旁那个断肠人的所有相思与愁绪。我们便也跟着泪眼朦胧,“人生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该去的就让它去吧,该留下来的我们自然好生款待。时光匆匆,读一本好书,犹如啜饮一杯香茗般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读一本好书,犹如在荒漠中发现绿洲。干涸的心灵尽情地吸允着知识的玉液。读一本好书,犹如在黑暗中发现光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不同的书,代表不同作者的不同思想,也留给我们不同的品味和滋味。
读散文,令人精神舒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我的时间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是朱自清的感叹,也是我们的感叹,个中滋味,令人领略不尽,也回味不尽。读诗词,令人思想升华。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体会积极的人生态度。
读书的滋味千回百转,令人心灵陶醉,更令人思想升华。品赏一本好书是快乐和享受,身临寂寞而不孤独,精神受创而不气馁。把席慕容那本《无怨的青春》读过很多遍,“长大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遗憾……”淡淡的惆怅中,有着甜蜜的忧伤,如小河流水一般,漫过心灵的海岸,轻轻柔柔又如一根洁白的羽毛一般,给年轮插上飞翔的翅膀,无论少年还是中年,我们都能够放飞自己的思想在蓝天上恣意翱翔。
热爱读书,咀嚼其中滋味是一种视野陶醉,也是一种精神陶醉。既滋润心灵,又开启心智。既增长知识,又明辨是非。愿人生也如一本书,被我们绘画出千万种蓝图,留给自己去品味,也留给后人去学习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