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在风筝上的思念
□林新发
周末,和风暖阳,为了不辜负这大好春光,我带着妻儿前往公园赏花踏青。走得乏了,我们便坐到公园的长椅上小憩。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飘飘袅袅挂于天际,蓦然忆起又到了放风筝的好时节。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丝丝缕缕牵出了我对爷爷的思念。
从小,我就对风筝钟爱有加。每逢草长莺飞时节,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带着爷爷亲手为我做的风筝,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到村东头的空地上放风筝。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玩具什么的哪敢奢望。买不起现成的,都是靠自己做。是爷爷用他那双长满老茧却又灵巧的手,为我编织出最美好、最难忘的童年。
小时候,每到春天,我总要缠着爷爷帮我做风筝。爷爷最疼爱我,哪怕此时正是春耕农忙时节,也总要抽出时间,满足我的要求。那时,我就喜欢蹲在爷爷身旁,看他妙手生花地帮我扎制风筝:爷爷先是从山坡上砍来一截自家种的竹子,用刀破出片片薄而均匀的竹篾,把竹篾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用细绳子细线系好,这样风筝的骨架就做好了。
然后,爷爷找来一些厚实耐磨的彩纸,把它裱在风筝的骨架上,再贴上一些彩色剪纸,风筝立刻生动起来。最后将风筝线拴在主体的中心部位,一个风筝便做好了。爷爷做好了风筝,都会进行试飞调整,看两边是否对称,看是不是头重脚轻了,看要不要调整线轱辘……所以,爷爷给我做的风筝,在天上总是飞得最高。
记得有一年,爷爷帮我做了一个极好看的公鸡风筝,挺拔的身材,鲜红的鸡冠,五彩的尾羽,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看得我心花怒放。一从爷爷手里接过风筝,我便迫不及待地往村外跑。很快,雄赳赳的公鸡风筝便乘风而起直上云天,我顿时成了伙伴们眼中的焦点。我拽着长长的风筝线,一会儿往东跑,一会儿往西跑,身后跟着一群艳羡的小伙伴儿,一路撒下一阵阵欢声笑语。正当我兴致高涨的时候,忽然吹来一阵大风,我手忙脚乱地准备收线,线却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哭得撕心裂肺,哭声惊动了正在屋后的农田里忙于春耕的爷爷,他撂下农活,急匆匆地跑回了家里。听完我抽抽噎噎地哭诉,爷爷二话不说又帮我扎制了一个新的风筝,我这才破涕为笑。
我的童年就在爷爷五颜六色的风筝和他深沉的爱里度过。然而,在我十三岁那年,我慈爱的爷爷突发重疾离世,我跪在爷爷的床前哭得死去活来。
韶光如流,一转眼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几年,再也不能在春天给我做风筝了。每当春暖花开,风筝满天时,我就会想起爷爷离去时的背影,心就会痛得无法呼吸,思念的潮水就像决了堤一样。我想,无论何时,我都是爷爷手里放飞的一只风筝,那细长的亲情线,永远把我和爷爷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