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流芳
□何小琼
读欧阳修的词:“思往事,惜流芳。”心生几分愁绪。画像中的欧阳修,长眉长须,姿态儒雅,是个谦谦君子,又有着果断和睿智。想不到也有着温情柔软的一面。
在《诉衷情. 眉意》中写道:“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寥寥几句,就刻画了古时女子内心的离愁恨意,日常的生活片断,概括的是往事的无限怀念。后人评价说是:“语浅情深,言短味长,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无从考究这位忧伤的女子是在期盼的在远方情人的归来,还是追忆以往与他的点点滴滴,叹息流年已逝,爱人不再。那个他,无论在与否,从头到尾没有出现,却胜于出现。
仿佛透过岁月的风尘,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清晨时卷起了结了晨霜的帘,双手呵着试梳新的妆容。但因为心中愁绪郁结,多少离别情愫,把眉画得如远山那么悠长,犹如那丝丝缕缕长长的思念。那如烟的往事时常在回想,无比痛惜那逝去的芳华,是那么容易让人感怀伤神。想唱歌却无法展开喉咙而收敛妆容,想快乐欢笑但总会不由自主地眉头收紧,这样的日子实在令人肝肠寸断。与其说这位文学大家的文采绰约,不如说再有着铮铮铁骨的人,也会有柔情万丈的一面。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断人肠。九个字,如千斤,自古有说,情最伤人。心再如磐石,也有韧草如丝围绕缠绵。流芳不再时,已然是往事如烟,也终究留有遗憾和伤痛,一生相随,无法治愈。不知欧阳修当时心境如何,但我知道,无数后人看了此词是心绪难平。
号称“清代第一词”的纳兰性德,以出众的相貌和文采闻名,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困于情,终于情。他与结发妻子卢氏恩爱无比,而她的才华,也配得上举世无双的纳兰性德。有一次,卢氏问他:“你认识那么多字,哪个字是最悲伤的。”纳兰性德想了想说:“情字?”卢氏否定了,说:“这个字正在你的字里,是若字。”他不解。卢氏说:“世人总是说,若是能如何多好,将来若是能如何如何,我现在若能如何如何。”纳兰性德才恍然。
是啊,人的欲望是无限扩大的。拥有现在的,会遥想将来,拥有当下,会远眺前方,欲求不满。而情字不也是如此?对爱情,若能够始终相随相伴,白头偕老多好。而事与愿违,卢氏与纳兰性德只度过了短短的幸福时光,她就因难产而离去。留下无尽的伤痛给纳兰性德,也许,他深深体会到“若”字真的是最悲伤的字。若能一切如愿,若能爱情永远,若她能健康生产多好。
在往后余生,纳兰性德沉浸在思念中,导致郁结难散。伊人已去,往事如烟,那远去的芳华不再复返。他写道:“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发给我们古似无情,另语悔分明。莫道芳时易度,进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沉浸在思念中的他,无法自拔,对妻子许下誓言,要来生再做知己爱人。叹息那短暂的美好时光,思念成疾。终究他也英年早逝。
往事如烟,流芳已逝,恨离别,等来世,续前缘。古人尚且如此重情重义,是对情感的尊重,我们也应该如此,懂得怜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