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初夏
□王军
时光一闪,季节又一次无声无息地轮回到了初夏。初夏的槐树是青翠的,柳树是碧玉的,白杨是银绿的,合欢树则是青绿的……无数树木形成的绿荫,让初夏的色彩,绿得耀眼,绿得光鲜,绿得可爱,连空气中也透着一片片的绿意。
所以,写初夏的古诗很多,让我们看看唐代诗人是如何感受初夏的。
白居易在《池上早夏》中说:“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度,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非常喜欢这首诗。诗中说,在乡村,景色是天然的,水中塘水,树森葱茏;时光是悠闲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弹琴饮酒。慵懒无事时,就与可爱的小孙子嘻戏逗乐。这样的情景,这样的尽情,是多么的温馨,这也是长期蜗居城市一角的我,一直的心愿啊。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的前两句,描写了农历四月乡村田野的美景,大麦金黄、枣花盛开,桐树叶展,清阴喜人。诗人强调,虽然是他乡的原野,但他的思绪已经飞越远山,飞到了遥远的故乡。每读此两句,都会勾起我浓浓的乡愁:我故乡的初夏,也像李颀所思的旧乡,一样美,甚至更美。
徐夤的《初夏戏题》写得更是妙趣横生,“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茶芰落蔷薇。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初夏,暖风吹,蔷薇开,昆虫鸣唱,蝴蝶翩翩。这番景致,多么的诗情画意,像是童年时的我在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或许,古时的蔷薇,和现在的蔷薇都是一样的,古时的初夏,和我童年时的初夏也是一样:庭院笼罩在幽幽绿意里,那绿树间有蝉鸣、墙角里有蟋蟀,风吹花香,调皮的孩子们,伴随虫儿的鸣叫,早已欢快地进入了梦乡。
最妙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笔下的《初夏·一朝春夏改》的前两句:“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然而,这样一代明君,笔下的初夏,居然也有烟火气息,也有对安然静美生活的渴望。
唐诗中的初夏,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即使远隔千年,也容易引起共鸣,甚至勾起我年少时的记忆,就像那无数树木形成的绿荫,带着无限伸展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