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点燃文化振兴乡村的火种需要守住文化传承,留住宝贵乡风民俗,铸牢文化之根。“东海百里文廊”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说融入节点打造,不仅抓住了游客的记忆点,更让游客在一段段民间传说中感悟人生之美,让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
自然景观增体验
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的馈赠。在“东海百里文廊”小沙段的鹅鼻岭,这里有一条跨越小沙街道大沙南部和岑港街道柴戴北部的古道,蜿蜒十五里长,山道曲折,是原大沙百姓到岑港和进定海城关的必经之路。站在山岗上可以鸟瞰山下村落,遥望对岸的长白岛及连绵高峻的青山。丰富多彩的山形地貌和奇特的乡野故事增添了游览的体验。从山下沿古道行至鹅啄岗,一道宽敞的山门犹如有人在鹅啄和鹅颈之间砍了一刀且分割开来,山岗巨大石岩上三个清晰的大脚印仿佛都印证了赤脚大仙斩杀白鹅的传说。
位于庙桥村的青林玉镜观景台,可俯瞰青林水库,是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极目远望,蓝天与大海交相辉映之下的舟岱大桥更显壮观,给人“一碧青山拥玉镜,犹如仙境入凡间”的感觉。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东海百里文廊”小沙段,约200亩樱花林在今年樱花盛开期让定海成功“出圈”,为光华村带来不少“流量”,街道抢抓机遇,以花为媒、以花兴旅,通过举办樱花节等活动助推“花海经济”,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昌国段岭上花海节点同样以花为媒,在古道边种上波斯菊、绣球花、百日草等植株,打造岭上花海景观,让人静享“古道斜阳下城北,捻花浅笑待落霞”的意境。
走进“东海百里文廊”白泉段的如意香樟湾,阳光穿透树枝洒落水面,形似如意的卧樟闯入眼帘。“我们在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了整体规划打造,由‘如意香樟湾’核心景点延伸出水上廊道,再现梦里水乡、漫步蜿蜒曲径,回眸烟雨古村、徜徉花海丛中,充分展现‘山水白泉’美好图景。”白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如意香樟湾,是将自然美与形式美巧妙结合的风景点。在晴朗的天气里,坐在如意香樟湾的草地上或站在亲水平台,沉浸式体验山野田间的自然乐趣,感受微风拂过山林,鸟鸣漾入云间,让人惬意非常。在民国初期这里还是一处充满郎朗书声的秀才讲习所,由当地岙底王自然村历史上唯一一位秀才张文德主持,在闲暇之余经常为村里的小孩子讲习授课,书香气息浓郁。如今文廊尚未全线开放,该景点已迎来不少露营的游客。
在推进“东海百里文廊”建设中,定海坚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产业,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及相关产业,壮大“美丽经济”,期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出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共富共美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