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4版:民生新闻

  ▲上紧接第1版

  王佩玉说,经过几小时的深度讨论,建设状元阁的提议得了多数票,对于他们来说能做的唯有尽快推动新方案成形、尽早落地建设。在往后的大半个月时间内,经过6次专题会议,状元阁的设计方案经历两次变动,最终敲定成一个大多数人赞同的方案。去年12月初,在各方的努力下,状元阁动工建设。

  “擂鼓山段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我们在打造过程中,希望让文化的展现形式尽可能的多样化,最大程度丰富市民在绿道上的文化体验。”王佩玉说,状元阁的诞生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也成了他们在推进擂鼓山段各个景观节点建设的真实映射。

  4月26日21时45分,指挥部创意策划组工作人员、区文广旅体局产业规划科科长李晓莹在家中打开了视频会议软件,与同事成功连上线后,着手整理当天17个景观节点的建设进度和第二天的建设计划,并根据实际建设情况,讨论“魁星点斗”“墨泽亭”等节点细节上的变动。约1个半小时的会议中,李晓莹将会议中提到的10余条改动意见记录在手机的代办事项中,边将部分施工意见传达给现场施工负责人王宇迪,方便他第一时间确认,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李晓莹告诉记者,工程建设以来,大家白天都分散在各个节点盯工程,很难有聚在一起的时间,多数专家意见征询会安排在晚饭过后,晚上21时后到家的视频工作会议,便成了她和同事的头脑风暴时间。“从局领导、分管领导,到我们科室人员,一般都会参加。”李晓莹说,由于建设工期紧张,加之各景观节点方案变更频繁,因此这样的视频会议有需要就开,往往会议结束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一起上山进行实地踏勘。在连廊的廊梁上以连环画的形式诉说“五子登科”的故事;在印章平台的打造上将景观与实用相结合,以印章作凳排布在广场周边,中间则留出供市民活动的空间;在道路旁设置“连中三元”小景观,让市民参与投壶,增强互动性;三段上坡路沿路设置“琴棋书画”的景观小品,在路面铺设勤学诗句,以文化的互动消解市民上坡的劳累……这6公里长讲述定海“崇文重学”故事的擂鼓山段,文化元素散落各处待市民发现,而这许多新颖的文化表达形式就是这样在线上集众智谋划出来的。

  5月14日14时许,尽管还未到盛夏,但正午的阳光晒在身上,已经会有火辣辣的疼感。“慢一点!慢一点!向右边一点,这个角度不行,左边的带子要调整一下,重新再调整下吧……”尽管是周末,但擂鼓山段“印章平台”观景平台格外热闹,吊车缓缓将几吨重的印章形状景观石从运输车吊至底座上方,四五名施工人员辅助吊车不断调整印章的放置角度。现场施工负责人王宇迪全神贯注地盯着印章移动的方向,不时地提醒着周边的施工人员注意自身安全。“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安装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王宇迪说,一周前他们就完成了这里的印章安装,然而实际的效果却并未达到最佳,在经过设计公司、专家等的现场踏勘和讨论后,方案又发生了变化。

  “这些石头又重新刻过再运过来,时间上肯定会拖长,我们也第一时间调整了整个施工计划。”王宇迪很佩服相关部门在这样紧张的工期下,能有推倒重来的勇气。作为施工方,他们能做的是全力配合。一个半小时后,确认5个印章安装稳妥后,王宇迪松了一口气,跟随着吊车和运输车又赶往下一个景观节点,开展景观石的安装。“我们的工人一般正常工作一天算‘一工’,4月我算工资的时候,有工人最长的工时达到了56工!”王宇迪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在他1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不多见,为了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大家都拼了。

  彩色绸带飘于林间

  4月21日22时,在长岗山Ⅱ标段支路上,摊铺机、小型压路机的灯光照亮着整个路段,市金道公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10余名施工人员各司其职,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铺设黑色沥青。然而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摊铺机操作员包路路却发现摊铺机的其中一项数据出现了异常。多年的操作经验告诉他,摊铺机出现了问题,在叫停施工后,与其他操作员一起分工检查起机器的各个部位。“看样子是底部的震动架掉落了!”热气不断从机器底部冒出,包路路趴在地面拿照明灯艰难地朝里观察,给出了判断。“等过会儿温度降了,进度看看吧,看能不能修一下。”包路路说,摊铺机一旦启动,施工中一般是不会停下来的,类似的故障此前也有发生,只不过夜晚的能见度加大了机器修复的难度。

  4月的夜里,大家都穿着外套,就在摊铺机故障发生的半小时后,包路路脱掉了外套,戴着口罩,钻入了离地面仅50厘米的机器底部,其余人则从外部为他提供灯光照明。经过10余分钟的抢修,当包路路从底部钻出来时,第一时间摘掉了口罩大口呼吸着外面的空气,黝黑的脸也已被机器的余热“蒸”得微微发红。“下面的味道太难闻了,大部分时间屏着气。”包路路边说着,又指挥起现场人员重新开始施工。然而,十几分钟后意外又来了——摊铺机再次“罢工”,在检查发现无法修复后,现场施工班组相关负责人当即决定调用备用摊铺机到现场。“整个云廊施工的单位很多,为了不撞工期影响施工,所以施工时间都是排好的,我们的话这条路的沥青铺设就必须要在明天中午前完成。”第二天凌晨1时许,备用摊铺机等设备的轰鸣声重新响彻山间,直至第二天中午11时许,确保了在计划的时间内,顺利将道路让给了其他施工单位使用。

  按照施工计划,5月11日是长岗山段Ⅰ标段彩色沥青摊铺作业启动的日子。当天4时许,天还未亮,市金道公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沥青拌和站内已灯火通明。操作室内,操作员鲁磊紧盯着仪表控制台和全自动控制系统上各加工沥青拌合环节的各项数据,时不时通过对讲机与车间的同事进行联系,确保设备运作正常。“彩色沥青的拌合更有难度一点,特别是搅拌时候的温度,颜料、油等等的比例计量这些,差一点点最后出来的效果都会打折扣。”在鲁磊向记者介绍时,记者注意到了他有些泛蓝的脸和手及略深的黑眼圈。“这两个多月大概就休息了半天,忙起来像现在这样凌晨就要上工,可能到半夜才结束,索性就睡在单位了。”记者发现他们全身泛蓝,其“罪魁祸首”是铺设彩色沥青的蓝色粉末。“我大部分时候在操作间还好,蓝的不彻底,在车间的简直就是‘小蓝人’。”鲁磊这样调侃同事。

  4时30分,当天的第一车彩色沥青在经过拌和站技术人员检查符合标准后,在上方被严实地盖上了“保温被”后从大沙开往长岗山段Ⅰ标段。而等候在Ⅰ标段现场的沥青摊铺施工班组已完成了道路的清理和沥青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运输车到达入口,他们便将启动机器,无缝衔接施工。“因为彩色沥青铺设对于温度要求很高,基本要保持在140℃左右,所以我们基本要保证7分钟完成一车、大概11吨左右量的铺设。”尽管疲惫,包路路和同事们仍旧打起十二分精神,遇到弯道,更是耐心操作机器,尽量缩小与边缘的误差,确保填满缝隙,并与大理石路面保持水平。

  当天9时许,沥青拌和站站长龚连军从拌和站来到了铺设现场,仔细查看着沥青铺设后颜色的均匀度、平整度等。“现场看来彩色沥青的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也没什么色差,现场看过稍微放心些。”龚连军说,为了达到拌和站与现场施工的完美配合,不定时到现场已成了规定动作。当天拌和站的沥青生产量计划在450吨左右,他们还将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调整,紧张的工期也让拌和站全员做好了艰苦奋战的准备。

  5月13日5时,长岗山段Ⅰ标段完成彩色沥青摊铺作业;20日24时,长岗山段Ⅱ标段完成彩色沥青摊铺作业;23日,擂鼓山段启动彩色沥青摊铺作业……蓝色的“绸带”正以最快的速度连贯地贯穿于翠绿的山间。

  “看到出来的效果,一切辛苦都值得”

  5月4日上午8时许,在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长岗山段“大草坪”处,几乎每个方位都有施工团队在作业,开足马力加快推进着各自负责的点位建设。

  在大草坪东南面的滑草项目区域,草皮的高低错落肉眼可见,工作人员正加紧从坡度最高处向下安装同为绿色的滑道。“现在珠子的数量是否更贴合目前的地势坡度?安全质量一定要把牢!”定海旅游发展集团工作人员朱桓增到达施工处,边拉着现场施工负责人,问起了安装的情况。“因为这边土质比较松软,前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方案不断进行深化,力求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建设工作。”朱桓增说,施工兼设计单位进行实地勘测时,发现大草坪的土质过于松软,挖掘机进场施工填土较为困难。紧张的工期根本不允许他们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太久,当即与施工单位协商解决方案。数次的座谈和现场会,朱桓增所在的团队提出多个他们此前搜罗的国内外优秀项目案例,施工单位则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他们意见建议,方案终是不断深化下尘埃落定。待4月份路面水稳层稳定后,挖掘机连夜到场启动填土作业,让草坡的倾斜度完全贴合建设滑草项目的标准。当天上午,定海旅游发展集团工作人员一起确认各环节的施工进度,查看各项材料,确保质量安全。“对现场工程的时刻把关,是充分保障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首要前提。”朱桓增说完,他们又前往擂鼓山段的秋千公园及林下空间项目的建设现场。

  “前期我们在策划项目的时候主要是考虑云廊的实际情况,还有就是游客的体验感,投运的每个项目都有所区别。”定海旅游发展集团工作人员说,极速滑草项目能带来刺激的感官体验释放压力;竞秋园主打休闲和亲子玩乐;松果乐园作为户外运动项目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让游客在冒险中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为了让项目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他们还在推进的过程中做了适当的“留白”,便于后期植入新内容,进一步优化云廊的配套,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

  5月21日16时许,作为东海云廊唯一一条人行接线隧洞的海山时光隧道,洞内灯光的调试有了初步的成效。走进洞内便是蔚蓝的地面和“天空”,并“漂浮”着朵朵白云。当记者走至隧道中段空间更大的区域,发现顶部的投影设备已完成安装,前方的隧道则有弧形的彩色灯光有规律地闪动,一直延伸向远方,让人感觉即将进入时空隧道……“灯的亮度是够了,角度我们再调下。”隧道灯光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徐存龙和项目的总负责人张健及灯光总设计师等人建议着,众人当即手动调整灯光照射的角度,一遍遍地用肉眼感受灯光的柔和度。“今天所有灯光的安装基本就结束了,剩下明天调试中间这段26.5米的声、光、电组合的灯光互动效果,设计师已经现场根据隧洞的情况调整灯光编程,终于心能放下一大半了。”伴随着最后一句话,徐存龙原本严肃的脸上有了些许笑意。从灯光施工进场起,紧张的施工工期和现场多个班组同时施工的情况,让他倍感压力。“不敢离开,每个环节都要自己确认过才放心,每天必须要督促着完成当天的进度。”徐存龙说,工期最紧张时,他们直接将车开进了隧洞,夜里在车里睡上几小时,就接着干活。

  “大年二十七我们就开始在线上和区文广旅体局的人对接灯光设计方案,过完年上班第一天,第一稿已经出来了,接着就是根据洞内的情况一直修改方案,前后改了三稿。”海山时光隧道灯光项目设计及施工总负责人张健对紧张的工期印象深刻,以至于很多时候直到凌晨,他们还在线上讨论着方案。“像最后这段300多米长的隧洞,我们嵌了42条光环,因为希望市民能在远处就能看到灯光造型,我们最后决定把光条的五分之二露在墙面外。”张健说,尽管施工的难度增加了,但看到出来的效果,一切辛苦都值得。

  5月23日,悠长的彩色廊道,一路绿意一路繁花。长岗山段上,水池跌水景观静待开启展现自然生态的灵动之美,大草坪驿站建设接近尾声,廊桥、天文馆等景观节点已装饰一新;擂鼓山段上,文笔春秋、印章平台等景观平台及墨泽亭、及第廊等景观节点也已完成了精心布置,各类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等待着市民探访;海山时光隧道,洞内多款穿越感十足的灯光正经历最后的调试,让市民置身穿越的光影世界,带来全新沉浸式体验……


今日定海 民生新闻 00004 2023-05-24 2 2023年05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