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3版:专 版

东海百里文廊,“甜头”已经尝到

  □记者 韩地枰 郑震 文/摄

  5月25日,东海百里文廊全线贯通,在这条精心打造的文廊上,8个镇街的古迹、非遗、集市等纷纷亮相,组成了一幅100.5公里长的美丽画卷。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文廊沿线镇街,不断培养新型农业人才队伍,打造具有定海特色的“共富工坊”等农村致富新平台,进一步拓展文旅产业链增值增效空间,带动群众就近就地灵活就业,激活共同富裕“一池春水”。

  共富田园

  农特产品唱主角

  圆滚滚的西瓜、金黄的枇杷、连片的花生......位于东海百里文廊马岙段的共富田园时令蔬果开始进入采摘期,田头上立着一块块自助售卖牌。随着东海百里文廊全线贯通,周末来文廊马岙段观光的游客不断增加,当地组织村民经营共富田园增收。“现在还是采摘初期,产量不算高。等进入旺季,能收获更多。”种植户唐志福。带着记者参观他承包的共富田园,他说,菜地里的蔬菜都是自己种植的,明码标价后深受游客喜爱,同时这种自助扫码付款的方式,让他做起买卖来省时省事,切实让自己尝到了发展红利。

  记者了解到,共富田园是我区探索打造的一个共富微单元,也是一种新的联农共富模式。主要通过挖掘东海百里文廊沿线果园、菜园等特色农产品采摘资源,因地制宜为农户配齐“服务六件套”,即一块文廊主线导视牌,一块田头温馨指示牌,一只小柜,一杆小称,一套农具,一个收款码,让游客自主购买田间地头最新鲜最正宗的定海本地农产品,实现“土特产”田间直销。第一批共设置了18个采摘主体点位,下步我区还将结合文廊乡村市集布局,加快推动共富田园的点位覆盖,让更多群众参与其中。

  共富工坊

  村民月增收2000元

  除了共富田园外,我区还开设了共富工坊,努力形成看得见、效益好、可持续的带富帮富共富平台。东海百里文廊岑港段白龙潭节点“好岑光”共富工坊便是其中之一。走进“好岑光”共富工坊,只见村民们分工有序,运货、摆放、加工,各司其职。“眼下临近端午节,我们把本地的大米做成粽子,刚摆放上架,就被买走了。”村民王先生一边包粽子一边说,工坊为大家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目前有20 余人在工坊从事供货、分拣、包装等工作,每月可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

  除了在文廊岑港段沿线开设共富工坊,岑港街道还积极探索乡村共富新模式,通过“电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注册“好岑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通抖音平台运营号,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岑食汇”,统一设计LOGO和包装,整合辖区“喜来岛草莓”“红美人柑橘”“马目西瓜”“烟墩稻米”“册子鮸鱼”等特色产品,培育村内网红打造“共富工坊”带货直播间,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餐饮等业态,提高辖区农副产品品牌知名度,培育岑港乡村旅游新业态,强化乡村“造血”能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文旅赋能强村共富。

  偏远村庄

  开起了果蔬小集市

  东海百里文廊的共富春风还吹进了偏远村庄,让干览镇青龙村一下子热闹起来。连日来,青龙村杨家岙干平线上,10余户村民将自家的特产整齐摆放在家门口,新鲜上市的白枇杷、早晨刚掰的甜玉米、家鸡下的蛋,还有伏休季节最能解海岛人馋味的风鱼干……各色各样的农渔产品琳琅满目。

  “我家有150多株白枇杷树,自己要去田里干活,就把果子放无人销售摊位,还真是方便。”听说镇里推出了无人销售摊位,青龙村村民杨伟元很高兴。为拓宽农户销售渠道,干览镇结合东海百里文廊建设,整合青龙村闲散抛荒地,打造了一片面积约40亩的共富田园,还配套主打“无人销售、自取自采”的共富果蔬小集市。农户们将自家产品装袋,标明重量和价格,由游客自主扫码付款。游客们后续若想购买,还可以通过现场公示的志愿者联系方式对接农户。


今日定海 专 版 00003 东海百里文廊,“甜头”已经尝到 2023-05-31 2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