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沿着东海云廊长岗山段入口信步而下,沿路可见清翠的竹林,围绕动植物、天文、地理、农耕、水利五大主题形成了一条以生态科普为特色的“森呼吸”生态路。这里既有美食、时尚文创、潮玩好物摊位,也有新形态的滑草文旅项目,围绕“绿色”展开的消费新场景给了市民全新体验,极大丰富了云廊内涵。
“把绿色融于城市,让人与自然没有边界感,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这样的感觉很舒服。”东海云廊独有的气质让市民王女士有一种久违的舒适感。“不是人围着城市而奔忙,而是城市为人提供更宜人的生活空间。”与市民王女士的感受一样,生活在定海城区的胡先生的幸福感也来得十分强烈,只要有时间,他总爱携家带口,呼朋唤友,踏上东海云廊感受自然的气息。
云廊上有咖啡厅、创意空间、观景平台、松树林魔网乐园等业态,市民除了漫步还可骑游、游玩、研学......海山时光隧道就是东海云廊推出的一种独特体验形式,进洞口以舟山跨海大桥和城市高楼为背景图,出洞口为复兴号列车形象。全段两侧布置灯光照明,沿路设置天梯漫步、花海林影、阳光海岸等沉浸式灯光互动体验,全方位考虑市民的游玩体验。
“对于落户云廊的项目,我们会研究其有没有稳定吸引力,以及企业自身有没有强大运营和投资能力,能否保障可持续发展。”定海旅游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业态布置时会积极引进新经济模式,使城市商业场景、消费场景、生态场景更多元,激活绿道产业永续发展动能,实现经济转化。
云廊价值“涨”了
在东海云廊,绿色不仅“可感知”,而且“可进入”“可参与”,更因为植入了新的经济业态,加入了新的消费场景,促进了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以东海云廊为主题的各类文创产品,“云廊雪糕”“云廊防晒服”“云廊雨伞”等加强东海云廊品牌效益,深受市民喜爱。
除了经济效益与文旅效益不断叠加释放之外,东海云廊之美还美在它的民生效益。2019年,以“上拦、西调、中提升、内循环”为核心的定海中心片区排涝提升工程启动,如今五山水利工程已成规模。自长岗山森林公园上山,行不足百米,一排依山壁而建的水蓝色方形井盖豁然眼前。这些藏于东海云廊步道的景点设计内,别有“玄机”——一条截洪渠。一到汛期,山水就会顺着地势,通过截洪渠进入河道,再引入城区上游水库或直排入海。在东海云廊之上还有用涵管打造而成的景观展示和休憩小椅,这些无不体现定海创新谋划做好“水利+”文章,力争实现水利安民、水利富民、水利惠民。
东海云廊的效益远不止于此,五山串联打造了“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体系,设置了多个入口、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承载休憩、文旅、运动等各类服务功能,打造有温度、有显示度、有感受度的系统。“东海云廊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城市竞争力、影响力。”据定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海云廊已成为定海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定海文化旅游的推荐点位之一。同时,定海正于云廊沿线周边区域加速打造一批有较强吸附力的文旅新项目,全力形成以25公里绿道为核心、周边多点开花“众星拱月”的态势,探索“山围城·城海相拥”的景观风貌体系,让“坐看山海、行于云廊、徜徉古城”成为舟山旅游新体验。
“我们积极将已建成的项目录入导航系统,方便市民打卡。”定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东海云廊还有机结合了数字化系统,配套智慧大屏、多功能充电桩等数字化设施,为市民游客带来多样服务和多重享受,也将使得东海云廊的附加价值不断辐射开去。
蜿蜒的东海云廊,打通了城市通往绿水青山的通道,有机串联起一张巨大的绿网;数字赋能,拉近了群众与云廊之间的距离,铺就起共享品质生活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