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睡莲之美
□王玉初
妻子爱养花,我亦被感染。家里的阳台上摆满了花钵,花草一年四季争奇斗艳,好不热闹。但妻子总觉得:虽有这些花草,仍少了点什么。原来,那些花钵里的花都是土养的,缺少水养的植物。不用多想,我家狭小的阳台上很快又挤进了一口不大不小的水缸,缸中养了一株睡莲。
那株睡莲长得有些柔弱,了无生机,甚至有种孤零零的感觉。妻子找来了几尾小鱼,想给这缸水增添几分生机。小鱼在缸中游了一个多月,却没能扛过阳台上的连续闷热。睡莲,又回到了孤独中……甚至因它的沉闷,还被妻子移到了阳台花架的下层,每天只能晒很少时间的阳光。我为它打抱不平,问妻子:“睡莲长得不好,哪是它的什么错哟?还不是你没有侍候好它。”
妻子给它追了肥。它倒好,仍不急不躁地生长着,叶片有生也有谢,就是闷声不开花。
去年,因为一些原因,我们要暂时搬家,大多数时间要在另一个地方居住。妻子带走了许多花,也留下了一些耐旱的花和绿植。睡莲没有获得妻子的青睐,留在了阳台上。因为暂住之所与家不远,我半个月回家一次,给留守的花草浇水。有时,那些花儿给了我惊喜,就连芦荟也起杆了,开出一株黄色的小花。睡莲,依然安静。
有一次,正值大热天,我去给它们浇水。打开水龙头,滴水未出。原来,小区的管道破了,还未抢修,不知什么时候来水。我若回去,再过半个月回来,那些花和绿植估计都要渴死。这时,我发现了睡莲缸中的水仍有不少。我拿个小碗舀缸中的水。睡莲没有争论,任由我舀它的生命之水去接济他人。正是它的那缸水,帮助其它花草免遭灭顶之灾。后来,那些花儿到季盛开,仍让睡莲相形见绌。
妻子和我对那株睡莲都没有抱太多的希望。
最近,我照例去给它们浇水,却惊喜地发现睡莲缸边伸出了一朵粉粉的花,清新脱俗,令人心醉。我连忙拍照,晒在朋友圈,引来啧啧称赞。我们等来了睡莲的盛开,尽管这份等待有些漫长、清冷,却是值得的。
在读幼儿园的儿子看到后,问我,“睡莲为什么叫睡莲呀?”一时间,我答不上来,也没太当回事。
过了一天,我们需要临时回家住几天。晚上,一开门,儿子直奔那株睡莲。
“爸爸,我知道睡莲为什么叫睡莲了!”儿子在阳台惊喜地叫着。
我和妻子一起前往一探究竟,发现前天盛开了睡莲已经合拢了,回到了快要盛开的花苞状态。原来,一到了晚上,没有阳光的照射,睡莲会收拢,像人要睡上美美的觉一样。
第二天清晨,儿子再去观察睡莲。它还没有张开。因为要上学,我们等不到它的开放。晚上归来,睡莲又睡觉去了。我们没有见到它的盛开。直到周六,我们看到了它最后的盛开。
观睡莲之美,需要能量上的积蓄和时间上的等待,还需要机缘和心境上的合拍。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