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成马岙各村“文化地标”
本报讯(记者 胡思佳 王胜 通讯员 郑晶君 柴莹莹)近日,在马岙街道三江村文化礼堂,一台精彩的曲艺说唱表演在这里上演。三江村特别邀请宁波象山曲艺团走进村文化礼堂,为辖区村民带来连续15天的非遗走书表演《狮子豹》,丰富多彩的曲调,独具特色的伴奏及说唱并重的表演方式,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
“以前听过越剧《何文秀》,每天3小时的走书表演剧情紧凑,15天唱完整本故事,好听。”现年74岁的村民林大宽是一名曲艺爱好者,他告诉记者,以前看戏还要乘坐公交车前往双桥狭门、小沙大庙等地,如今家门口的文化礼堂就有戏曲表演,让他大呼过瘾。
据悉,三江村老年人较多,占到全村人口总数的40%以上。考虑到辖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喜欢听戏,三江村将文化礼堂特色打造与戏曲文化等相结合,打造“礼堂有戏”文化礼堂特色品牌,通过定期邀请演出团队、曲艺爱好者走进文化礼堂,丰富辖区村民文化生活。“我们希望发掘组建戏曲爱好者团队,做好队伍培育,参与到文化礼堂‘礼堂有戏’特色品牌建设上来。”马岙街道三江村党总支书记陈海波告诉记者,他们也将通过越剧社公益培训班、越剧文化宣讲、越剧路演、送戏下乡等活动形式,真正让文化礼堂“动起来”“用起来”“火起来”。
近年来,马岙街道文化礼堂建设坚持走“本土化、个性化、集约化”道路,注重特色挖掘、内涵提升,立足地域实际,在地域文化传承、文明新风涵养、产业助推共富等方面形成各村独特的礼堂特色。其中,团结村文化礼堂以“产旅融合”为主题,通过计划实施文化礼堂硬件改造提升,以及借助沿线东海百里文廊客流,进一步助推文化和旅游产业新升级;五一村文化礼堂以“书香礼堂”为特色品牌,通过礼堂打造与活动展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廉文化、善文化融合发展;马岙村文化礼堂、北海村文化礼堂、三星村文化礼堂通过资源整合、特色团队挖掘等,分别以“幸福礼堂”“乐享礼堂”“古韵文体”为主题,实现“一堂一品”特色打造。
下一步,马岙街道将结合各村文化礼堂特色,全面完善阵地管理制度,做好活动统筹,精心培育骨干队伍,借助礼堂管家、礼堂伙伴等力量,组织开展文化礼堂“幸福集市”等特色文化活动,积极探索“礼堂+”特色模式,使文化礼堂成为聚人气、惠民生、兴文化的精神家园,各村“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