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村卫生室村民健康“守护者”
![]() |
本报讯(记者 倪妮 叶武杰 通讯员 赵展锋)近年来,我区积极谋划为民服务事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稳步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切实满足群众基层就医需求。
盐仓街道叉河村卫生室经过改造后,不但环境焕然一新,且功能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就医流程更加规范。卫生室大厅宽敞明亮,诊室、治疗室等功能服务室及医疗设备、基本药物一应俱全,还配置了AED和吸氧机。该卫生室以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从整体外观规范、内部功能完善、就医流程优化入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后,除了提升软硬件水平,还优化了服务,大力发展全科医疗。有基础病、慢性病的村民在我们这里能得到随访和服务。”叉河村村卫生室医生夏红苗说。村卫生室的升级改造,让群众的健康也得到了更真切的保障。
白泉镇潮面村卫生室是今年我区标准化建设的村卫生室之一,经过近两个月的提升改造,目前已完成装修,即将对外开放。记者近日来到该卫生室,只见就诊大厅干净整洁,全科诊室、输液室、药房等功能区区分明显。记者了解到,潮面村共有常住人口2300余名,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800余人,村民对于家门口就医需求较大。该卫生室开放后将为村民提供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和公共卫生等服务。“环境好、设备全,像个小医院,以后配药看病方便多了!”看着即将投用的村卫生室,村民张全彩欣喜不已。
村卫生室(站)是设在群众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机构,是群众最方便、最及时、最经济的看病就医途径。2020年我区开始实施村卫生室(站)规范化改造建设工作,从房屋建设、科室设置、标识标牌、基本设备及药品、从业人员等方面严格要求,对照标准,规范落实,全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题。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标准化新(改)建村卫生室(站)18家。与此同时,我区还大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围绕“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卫生服务”的目标,优化医疗服务,让群众人人享有更便捷、更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签约服务“签而有约、约而有定,签了能来、来了满意”。同时,充实村医队伍,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