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2版:综合新闻

水库岂能当泳池?警示牌下莫把生命当儿戏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通讯员 姚琼

  伴随气温升高,许多市民开启了游泳消暑模式。近日,记者随同定海综合行政和公安等部门执法人员,对辖区农村的多处水库进行检查时发现,部分市民并未选择去正规的游泳场馆游泳,而是无视警示牌,前往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水库“野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位于岑港街道的西岙水库,水库旁停着几辆私家车,往里走,几个市民正在水库里游泳,身上仅系着一个浮力球,在执法人员的反复要求下,他们才陆续上了岸。记者发现,水库旁竖立着“禁止游泳”的安全警示牌,但这些市民却视而不见,对执法人员的劝说也不以为意。“我们一直是在水库游泳的,这是群众锻炼身体的地方。”一个自称已退休的老年游泳者还与执法队员说,水库游泳危险的说法应该向学生宣传,他们年纪大、经验足,不会溺水,“讲句难听点的,每天也有交通事故,你们去管汽车嘛!”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麦山水库,发现这里也有市民在水库游泳的情况,当游泳者发现有执法人员到来时从另一边匆匆上岸,并熟门熟路地走进了一旁的水库管理站内更换衣物。该水库管理员夏良庆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会来现场管理,一般一天三趟进行巡查,但是这些游泳者大部分为附近村民,自己曾经多次劝阻,但对方不听。“难道和他们吵架?我没有办法。”夏良庆很无奈。

  同样在小沙岭下水库,执法人员一行发现也有人全然无视安全隐患进行野泳。记者了解到,该水库水深面广、水质良好,是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旁边的大型警示牌上更是明确写有禁止游泳等行为的字样。

  那么,在水库“野泳”有哪些安全隐患呢?记者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在水库下水的地方,基本上是岩石或是碎石,湿滑且锋利,市民在下水时很容易因此受伤。而水库底部乱石杂陈,市民在游泳过程中脚很容易蹬到石头或其它杂物受伤。此外,水库中各处水域深浅不一,市民很难对此进行判断,水库水深面广,没有专业人员在岸边随时准备救援,游泳的人一旦出现抽筋等意外状况时后果难以想象。

  记者了解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自7月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夏季水库游泳防溺水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在人民政府公告确定的水库、山塘、景观河道和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非法游泳、洗涤、捕(钓)鱼等行为进行严肃执法,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处以50—200元的罚款。“根据先期排查和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重点区域、重点水库,我们进行了逐一梳理,本次对第一批重点水库区域进行联合巡查,发现水库游泳问题比较突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协调科副科长王斌说,下一步,他们将加大执法力度,主要根据属地城管中队的巡查,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查处。同时进一步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的投诉举报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有队员到达现场处置。

  【记者手记】

  天气炎热时,游泳消暑本是不错的选择,但水库岂能当泳池?水库游泳不仅会污染水源,还是一种相当危险的行为,几乎每年都有因“野泳”引起的溺亡惨剧,更应引起深思和反省。尽管执法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此类行为,但依然有人图一时痛快、冒险而为。要想消除这样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水库管理者要加强监管和宣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管理漏洞堵起来,市民更要做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警示牌下莫把生命当儿戏。


今日定海 综合新闻 00002 水库岂能当泳池?警示牌下莫把生命当儿戏 2023-07-21 2 2023年07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