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炳群 尹倩倩 通讯员 李芬 文/摄
火炉里,升腾的金黄色火焰肆意撩动,伴随着火钳翻动,时不时迸射出如繁星一般的火花。炉灶上,一箱箱南美白对虾被倒入大锅中,变成一个个火红的“C”字,顿时香气四溢。炉灶外,是一张被热浪“烤”得火红的脸庞。她就是裴学凤——长白岛后岸村“离岛耕海”共富工坊“火把头”。
早晨4点起床,来到工坊生火、撒盐、翻炒……这是裴学凤的普通日常。热,对她来说不算什么。甚至,她需要这份热,热爱这份热。这意味着,工坊生意好,老板有钱赚,大家有活干。现年54岁的裴学凤是长白岛本地人,为人乐观,吃苦耐劳。苦于没有一技之长,之前一直靠打零工生活,无法安定下来。
好在,舟岱大桥建成通车后,许多从事干鲜水产品经营的商家和食客跨海而来,“离岛耕海”共富工坊(大满养殖场)的烤虾生意随之越来越红火。像裴学凤这样的富余劳动力,因此就近找到了这么一份“香喷喷”的工作。“离岛耕海”共富工坊(大满养殖场)有7个水产养殖场,养殖总面积超过2000亩。工坊一半以上的工人都是当地村民,他们主要从事对虾捕捞、烤制等工作,有效解决了海岛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
靠着“家门口”的这份活计,裴学凤和同事们不仅能照顾家里,每月还能净挣5000多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