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伙伴”共建共享提高文化礼堂使用效能
![]() |
本报讯(记者 张艇 尹倩倩 通讯员 严缘)“咚咚锵,咚锵……”近日,锣鼓声伴着木偶戏特有的音调,让原本静寂的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一场布袋木偶戏《大闹凤阳楼》正在昌国街道城北村文化礼堂上演。据了解,该街道通过“礼堂伙伴”智慧点单服务,将农渔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精准送达各文化礼堂,有效提高文化礼堂使用效能的载体,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布袋木偶戏表演开场,垂幕后一双巧手灵活地操纵着木偶,来自布袋木偶戏侯家班的传承人侯夏玲在仅九尺的舞台上演绎着一幕幕故事,洪亮的唱腔就着锣鼓喧天的伴奏,木偶像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灵动。台上的木偶戏精彩绝伦,台下观众随着剧情时而紧张、时而兴奋、时而欢呼,被有趣的木偶表演深深吸引,看得目不转睛。“我还是第一次看布袋木偶戏,真好看,真有趣!”小学生安国强在母亲的陪伴下一起来观看木偶戏,这场演出让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木偶戏充满了好奇,他希望这样的演出能多走进村里的文化礼堂,喊上小伙伴们一起来观看。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广农村文化礼堂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等礼堂管理模式,引入“礼堂管家”和“礼堂伙伴”,有效提高了文化礼堂的使用效率,激发了农渔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文化礼堂从“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文化空间”,走出一条“走新”更“走心”的文化富民之路。“我们村的文化礼堂原本活动内容较为单一,演出的较多都是街道辖区的文艺团队,现在有了‘礼堂管家’和‘礼堂伙伴’就大不一样了,村民们对此都赞不绝口。”昌国街道城北村工作人员蔡小平说,该村后续还会依托“礼堂伙伴”智慧点单服务,选择更多的传统文化表演走进文化礼堂,将文化礼堂作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当地村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精神文化服务。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