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成:苦难自黑暗中盛放
![]() |
□记者 唐晨佳 张旭东 通讯员 刘佳
初秋时节,在位于定海城区人民南路122号的伟成推拿诊所,阳光透过窗棂,朱伟成正专心地为顾客按摩、理疗,拍、按、推、打、捏,手法娴熟而流畅。一旁除了等候的老顾客,还有不少新顾客慕名前来。
未见世界 得见未来
年轻时,朱伟成的视力就出现了问题,但他一直奋发图强,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
此后,朱伟成开过杂货店,做过冷饮生意,又与朋友一起贩过活蟹,开办过甲壳素厂,均因视力原因而失败,正当朱伟成困惑之时,区残联主动向朱伟成伸出了援手。1994年至1998年,朱伟成参加技能培训、拜师学医,刻苦钻研推拿按摩技术,在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毕业后,他在定海开办了中医推拿诊所。“作为一名低视力盲人可供选择的工作岗位很少,能够开这样一家按摩店,也算是我自力更生的第一步。”朱伟成说。
一个盲人开办的推拿所,要想得到顾客的认可和信任是不易的。为了提高自己的推拿技术,1999年到2006年间,朱伟成多次带着临床碰到的各种病症自费到全国各地请教知名老中医,并举办推拿沙龙和同行相互交流、切磋技艺。通过刻苦学习培训,朱伟成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有了独到技艺,加之他开朗的个性与热心,经常有人找他唠嗑、拉家常。慢慢地,伟成推拿诊所在周边有了名气,逐渐带动了舟山盲人推拿行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打拼,朱伟成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被推选为浙江省、舟山市及定海区盲人协会主席,舟山市政协委员,更是成为了全市唯一参加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以残助残 回报社会
在发展盲人推拿事业的同时,朱伟成还积极把职业技能、经营管理等成功经验传授给更多的视力残疾人,帮助他们自力更生。“他们都是视力障碍人士,看到他们能够独当一面,我也很开心。”朱伟成说。
所内的盲人推拿师谭敏就是其中一个,20余年前,谭敏从外地来到舟山,意外失明后,在朱伟成的帮助下,逐渐掌握了推拿技能,并在他乡有了立足之地。
“朱老师真的帮助我们很多,教我们判断许多疑难杂症,手把手教我们提高技术,让我们受益匪浅。”正如谭敏所说,10年来,朱伟成应邀前往各地为残疾人讲课,将学到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免费传授给省内外各个地区的残疾人;在了解有困难盲人有经济困难时,自掏腰包建立帮扶基金;每年学雷锋日、“助残日”、“国际盲人节”,组织盲人按摩义工团,提供推拿诊疗服务;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开展百家盲摩机构扶残助学……“我想对盲人朋友说,我们面前并不是没有路,只要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努力就会有收获。”朱伟成说。
步履不停 奔走一线
2002年,朱伟成被推选为舟山市、定海区盲协主席,2007年担任舟山市政协委员,其间,他提交了41份提案,涉及残疾人就业、扶贫和无障碍环境,大部分提案都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和落实。特别是他提出的《关于要求实施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的建议》《关于公交车站点停靠时语音播报增加路线信息的建议》等,推动舟山市公交系统“智慧公交”的发展,主城区多条公交线路通过语音引导,实时报站和重复提醒,为视障者及老年人的出行保驾护航。
自担任浙江省盲协主席后,朱伟成感觉自己身上担子更重了,他深入基层开展盲人生活状况调研,听取基层盲人的诉求和心声,零距离感受盲人的困难。通过调研,他获得了第一手精准数据,为省、市残联出台相关扶残助残、精准扶贫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在调研中,他相继提出《关于规范建设盲道的建议》、《关于促进盲人医疗按摩进医院进社区工作的建议》,得到省、市残联的关注。
2020年,他推动举办浙江省盲人创业就业交流会,探索多元就业模式,浙江省11个地市的盲人创新创业优秀代表和盲协骨干90余人参与分享,通过此次经验交流会,让更多的盲人开阔视野,走上创新创业之路。“今后我会一直关注残疾人群体的发展,希望他们更有奔头。”朱伟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