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2版:综合新闻

  ▲上接第1版

  安吉余村的浙江“千万工程”展示馆里,浓缩了20年的浙江经验。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这里诞生,露营经济、咖啡经济、民宿经济,美丽经济潜力无限。代表们听到了一组数据: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安吉接待游客达2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1亿元。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成的深蓝咖啡,单日接待顾客突破1.5万人次,咖啡出杯量达到7132杯。

  美丽进阶,未来更可期

  参观考察途中,有几位代表小声讨论:村子挺美,服务也挺好,但这些美丽都有成本。要进一步迭代升级,美丽成本靠什么支撑?一路走、一路看,不少代表都在找“答案”。

  当前,浙江正在建设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在台州仙居县上叶村,来自陕西的代表被浙江乡村大脑的应用震撼了:5173个小斑块,生成全国首张杨梅产业地图,上叶村就是其中一个小斑块,杨梅亩数、主体数量、联系方式,大数据落实到每一家农户、每一株杨梅,既赋能生产,又能据此提供政策补贴等保障。

  “陕西是水果大省,也在尝试产业数字化赋能,但相较之下还有些粗放。”陕西代表说,参照浙江做法,陕西或可瞄准苹果、猕猴桃等产量居于全国前列的水果品种先行尝试,靠数字化提高农事生产预判、决策力,提升产业产能和效益。

  来自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的代表今年已经来过浙江好几趟。“浙江村庄建设有个鲜明特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带动老百姓增收,这样大家才有共同发展的积极性。”他说,今年江苏从省到市、县,乃至部分乡镇都“组团”来浙江学经验、找差距,此行又“刷”到几个村庄新面孔,回去还要再总结。

  村民除了有薪金,还有租金、股金、福利金、养老金、创业金……嘉善县缪家村探索形成的农民增收“六金”模式,让来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代表十分关心农民“钱袋子”的问题。广东代表说,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聚焦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东正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多条路径增加农民收入。

  家门口增收,村里还有什么金点子?土豆、番薯、玉米……杭州余杭区小古城村,村民家门口摆着的共富邻售点摊位,吸引代表们驻足。“这些摊位是村委提供给老百姓售卖特色农产品的,无人售货、明码标价。”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为代表们介绍。

  吸引年轻人、打造新业态,两年前,改革“停不下来”的德清五四村盘活村民的闲置农房成立民宿管家培训中心,五四村的接待人员向代表们介绍,“民宿管家去年成为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德清也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标准、人才输送向全国。”

  来浙江看乡村,更像是一次互促共进的头脑风暴。成果沉甸甸,未来更可期。

  (转自《浙江日报》)


今日定海 综合新闻 00002 2023-10-16 2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