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海的“双向奔赴”
▲上接第1版
乡村文旅为幸福加码
“非常感谢定海对我们的结对帮扶。”在记者走访宣汉县君塘镇时,镇长朱彬告诉记者,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君塘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和定海的马岙村结对,曾还前往马岙村进行实地观摩‘取经’。”朱彬说,君塘镇工作人员看到马岙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与君塘镇实际情况十分契合后,编制完成了以君坝村为核心的乡村振兴示范片规划,依托“一村三企”发展格局,规划打造旅游环线、观光游步道、古村落等,集休闲观光、生态采摘、民宿体验、垂钓亲水为一体。
记者乘车穿梭在君塘镇君坝村山路上,一侧是树木葱郁的大山,一侧是修建整齐的村屋民宿,呈现眼前的是充满浓郁四川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基地。朱彬告诉记者,当前,“千万工程”从浙江走向了全国,在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如何妥善地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是君塘镇从马岙村学到的宝贵经验。在东西部协作的契机下,该镇立足君坝村实际,依托陌上森林田园综合体,利用协作资金,改造原有的破旧农房4栋,建成乡村旅游民宿31套,实现了游客走进来、留下来。
“原来的3间闲置房屋,被改造成了漂亮的旅游民宿,统一经营,我每年有3000元的租金收入,10年后可以选择继续出租或者收回自己经营,我很满意。”在宣汉县君塘镇君坝村,村民刘光华提起村里的变化,满脸笑意。“陌上森林”是村里发展起来的第一批民宿,陌上森林负责人符映红是该村土生土长的人,随着东西部协作的不断深入,符映红以自家闲置农房为基点,在村里的协助下租用其他村民闲置农房翻新打造成民宿,盘活了村里沉睡的资源,更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盘活闲置农房的经验在定海各个乡村已相对成熟,我们曾经到盐仓街道新螺头村学习当地民宿的先进做法,保留村里的老物件,修旧如旧地进行民宿翻修,让游客留得住记忆,看得见乡愁,这一做法值得学习。”君坝村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陌上森林一期民宿已营业,游客可在此住宿、茶饮、休闲。民宿还吸纳了8名村民就近务工,主要负责保洁、除草等工作,人均月收入约2000元,随着游客人数增多,还将吸纳更多当地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村里发展起来,不少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我们之前都是出去打工,什么活都做,一年下来也就过年在家待几天。村里发展起来后,年轻人都回来了,巴适得很!”村民杨小琳说。
“现在东西部协作项目每年固定分红27.5万元,在村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下,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君塘镇镇长朱彬说。君塘镇还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中央、省市县资金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深入推进“一村一项目”发展,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采取入股固定分红、自主经营等多种发展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君塘镇已投入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发展“一村一项目”12个,预计今年12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将均突破5万元,其中3个村整体收入将突破1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累计增收超过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