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服务进万家惠民便民零距离
本报讯(记者 胡思佳 通讯员 甘欣颜)“社保部门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解答后,让我们对社保方面的政策、流程有了更细致了解。”日前,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走进学校、农村等地,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及社保政策业务的知晓度和支持度。
10月26日,一场以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为主题的“社保服务进万家”专场培训会在白泉镇举行。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为小沙街道、马岙街道、白泉镇各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讲解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流程、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等,针对群众最关心的参保办理、缴纳保费、待遇领取等环节,还与业务人员面对面交流,为群众答疑解惑。
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还通过“点对点”服务,将社保政策送到学生手中。“什么是社保?”“工作之后是否一定要参保?”在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工作人员围绕参保的意义和方式、社保关系的转移接续、创业补贴等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政策进行讲解,用生动鲜活的工作案例,引导学生们不仅要懂政策,更要高质量地用政策。
“我们通过在办证大厅投屏宣传、各村(社区)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扩大‘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的宣传面,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面对面交流和政策解读,提高新居民、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政策知晓度,实现精准扩面。下步,该中心将进一步推动社保服务下沉,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体验。
据悉,近年来,为更好地延伸“社保服务末梢”,提升群众获得感,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以社保经办机构为原点,延伸与镇(街道)、村(社区)的合作半径,大力推进社保便民服务和民生事项向基层便民中心延伸。通过线上线下并行,推进社保服务向基层延伸,把经办大厅搬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保经办网络,打造便民服务“社保十分钟服务圈”,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办事便利化需求。
“目前我们一方面依托‘互联网+人社’体系,借助‘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数字平台优势,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保业务“一站式”在线办理和进度跟踪、结果查询服务等。”据该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还完善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自助终端等设施配套,实现社保查询、证明打印等36项业务随时办、自助办。此外,做好经办业务服务下沉,实行村岙点单、上门服务工作机制,今年已开展服务活动6场,接待群众咨询600余人次。针对政策变化不清、系统操作不熟等基层社保经办痛点,组建线上联络群,开展业务培训,解决实操难点,提高群众办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