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4版:民生新闻

小渔村发现古时象征王权的“海水江崖”纹古物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讯(记者 胡思佳 刘攀攀 文/摄)记者近日了解到,小沙街道毛峙村的一处区保单位中有一块象征着古时封建王权的纹样图案“海水江崖”纹,该纹样图案为什么会出现在小渔村?在当时代表着怎样的社会地位?带着问题,记者前往现场进行了一番了解。

  在位于小沙街道毛峙村的定海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毛峙天后宫内,“海水江崖”纹就“藏匿”在天后宫大殿的一块石板地雕内。该地雕长约1米,宽约0.8米,呈长方形。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雕出现了风化,但石板上的图案依然清晰可见。海潮、山石与盛开的荷花及荷叶、莲蓬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富有寓意的地雕图。

  “‘海水江崖’纹的最下端是一片海水波涛翻滚的水浪,水中立有三块山石,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寓意之外,还有古代‘一统山河’、‘万世升平’及‘江山永固’的寓意。”定海海洋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孙和军指着地雕上荷花等图案告诉记者,荷花是盘根植物,“海水江崖”纹正上方数朵荷花及荷叶、莲蓬等也象征“品行高洁”,其枝、叶、繁茂昌盛寓意着“本固枝荣”。

  据孙和军介绍,“海水江崖”纹是中国一种传统纹样,多用于明清古代官服补子和龙袍下摆及袖口。2014年,在北京APEC领导人欢迎宴会上,各国领导人所穿服装中式服装中就用到了“海水江崖”纹的设计,赋予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护的寓意。

  有着40年雕刻经验的张伟康、张永康两兄弟是小沙街道毛峙村人,在舟山木雕、沙雕等方面享受盛名。当天,兄弟俩在看到该地雕后,初步认定该地雕是纯手工打造,且有一定年代的老物件。“毛峙天后宫中有三块地雕,与另外两块用机械雕刻的地雕相比,这块地雕雕刻的线条更为流畅,雕工也特别细腻,属于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手法。”张永康说。

  毛峙天后宫中为什么存在“海水江崖”纹的地雕?据当地村民介绍,毛峙天后宫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存在,由于当地为渔村,村民们主要以捕鱼为生,毛峙天后宫寄托着当地人祈愿保护出海渔民鱼获丰收、平安返航的愿景。在孙和军印象中,带有“海水江崖”纹的地雕在舟山渔农村并不多见。据他分析,当时毛峙天后宫在当地可能享有相对特殊的地位。

  “我很小的时候到毛峙天后宫来,这块地雕就存在了。”现年53岁的当地村民徐舟波告诉记者,据村里在世的90余岁老人介绍,之前毛峙天后宫里还有用石头做的元宝等物品,现在大多已流失。由于“海水江崖”纹在当时不是民间可以随意制作,也有可能是在当时毛峙村内出了一个有一定级别的官员,为了报答家乡,特地在全村人的信仰所在地捐赠了这块地雕。记者了解到,由于当地没有宫志等相关资料,该地雕的来源现在还无法考证。当地村民也希望相关专家能帮忙给予认定,让他们能更好地将当地现存的“老物件”保护起来。

  此外,如果有市民了解“海水江崖”纹的历史或者毛峙天后宫里这块地雕的来历,可以联系区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为0580—2269999。


今日定海 民生新闻 00004 小渔村发现古时象征王权的“海水江崖”纹古物 2023-12-01 2 2023年1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