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2版:综合新闻

“希望共富工坊一直在‘春天’里”

——记双桥街道石礁村党委书记、新农人共富工坊坊主沈宏

  □记者 黄婷 乐晨宇 郑震 通讯员 李佳蓓

  在2023年11月底举办的2023世界直播电商大会上,来自定海的沈宏作为石礁村新农人共富工坊坊主,现场收获了一座2023年度“六十佳坊主”奖牌。“没想到‘副业’也能有‘春天’,但我更希望我们的共富工坊能一直在‘春天’里!”沈宏拿着奖牌吐露着真心话。

  领完奖回到石礁村,沈宏便一头扎进了他的“副业”里——在共富工坊的直播间推广农特产品。“现在感觉‘副业’快要成为我的第二个主业了。”面对沈宏的自我调侃,直播搭档肖嘉颖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沈宏作为双桥街道石礁村党委书记的这个“主业”在直播中的优势,“村书记推广农特产品,靠得住!”直播中,沈宏用诙谐幽默的话语描述着农户自产的草莓、萝卜等当季农特产品的优点。“前年开始做直播慢慢积累人气,去年10月左右,明显感觉到有点效果,那肯定要再接再厉把我们本地产品打出去。”沈宏回忆起三四年前,他在基层走访中发现村里一位农户所种植的青菜遇到了滞销难题,那时还没踏入电商圈的他,靠着“跑”商贸单位,最终帮农户成功对接了“市菜篮子”公司。“农产品不好销售是很多农户的难题,这次帮农户成功对接后,我就想能不能在农产品销售上做点事情。”沈宏说,近年来“电商风”刮到乡村,政府部门组织他们去其他集体经济强村参观考察,渐渐让他意识到线上平台的潜力。

  随着“共同富裕”的号角吹响,党建引领的共富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为沈宏“帮农民卖货”的想法创造了实践途径。2022年,石礁村“新农人”电商直播工坊建立,以沈宏为领头雁的共富护航人团队成立,后续引入具有电商运作经验的第三方团队,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图文推介等,统合区级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等优势,完善农产品采购、电商直播、物流配送全流程闭环机制,作为坊主的沈宏也逐渐从电商门外汉成为了直播带货、拍短视频、运营工坊的一把好手,工坊的名气也逐渐打了出去。“去年11月一次直播,我们1个小时帮农户卖了600斤桔子,常规销售的话需要5-6天。”沈宏说,这让他对于自己的“副业”以及共富工坊的发展更有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石礁村新农人共富工坊已销售农产品1000余万元,累计带动发展辖区电商20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10余人,人均月增收1500余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提升19万元。

  在石礁村任职党委书记15载,沈宏坦言,发展“副业”的脚步一直未停下。要致富先修路,2008年上任之初,带领全村上下修整村庄环境,将石子路、泥路统一换成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这期间他更像是“包工头”,一心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随着村庄环境跟上,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又成了他的头等大事,沈宏拾起了曾经务农的经验,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户出起了主意。“原先我们主要是种植草莓的,近几年竞争越来越大了,我们想更换种类,但又拿不定主意。”农户朱悦祯回忆道,自己合作社转型那段时间,沈宏帮其联系农林专家,一趟趟地实地查看,为她拓展种植品种出谋划策。如今自己的合作社种植有火龙果、菌菇、葡萄等,不但种类多,每年收益也在不断提高。

  如今在石礁村,上规模的农户达几十家,黄桃、葡萄、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几乎覆盖全年,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近年来,随着辖区内舟山汽车城、万泰·三农汇舟山三农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人流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机会。“汽车城保安、销售、接待等岗位都有我们村里的人,‘三农’市场里很多农户都在摆摊。”沈宏甚至能说出这些人的名字,问及缘由,他说这些年自己作为“猎头”给很多村民推荐过工作,不仅舟山汽车城内工作人员中石礁村村民占多数,就连“三农市场”自产自销的24小时免费摊位中,40%的摊主也来自于石礁村。

  多年的发展,石礁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达2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也从过去的每年20余万元增加至如今的近50万元。作为共富工坊坊主,沈宏将目光聚焦到了如何吸引更多的舟籍学子回乡发展,为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和数字商贸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同时,他还计划着依托东海百里文廊双桥段“古韵双桥”主题,围绕石礁村的翰林文化,进一步深化打造翰林文化纪念馆,逐步探索打造旅游观光、乡村研学等“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今日定海 综合新闻 00002 “希望共富工坊一直在‘春天’里” 2024-01-08 2 2024年01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