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作为重大制造业外资项目之一,该项目的招引落地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针”,近年来,我区不断补齐重大制造业产业布局短板,通过拉长特色产业“藤蔓”、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夯实产业壮大“根茎”等方式,走出重大制造业外资项目招引新路径,并入选全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
“过去一年,‘全民招商’的氛围越发浓厚,我们整理招商思路,实现更加精准的靶向招商。”区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我区从“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到“提着篮子去选菜”,逐步形成了“按图索骥、靶向突破”的招商引资“链式模式”,以产业革新“145”计划为引领,聚焦石化新材料、船舶与海工、数字海洋、清洁能源及“一条鱼”等五大重点产业,谋划招引一批先进制造建链、延链、强链企业,加快提升产业链规模和竞争力。
产业集群精彩“聚”变
过去一年,我区完善产业布局,重点产业更加集聚,金塘新材料项目、高端制造产业园、舟山粮食产业园等重点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筑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在良好的产业平台基础下,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建设,从年初到岁末,定海各地项目建设号角嘹亮、步履不停,产业集聚效益逐步显现。舟山粮食产业园作为我区重点建设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平台之一,发展速度惊人。走进如今的舟山粮食产业园,一座座储粮筒仓鳞次栉比,大型货轮、辅助船只来往穿梭,码头上吊机林立,粮食加工企业内不时飘来粮食的香味……一面是川流不息的货运,一面是铿锵的建设现场。华康股份年产2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健康食品配料项目(一期)就是去年我区招引落地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重大项目之一。
在项目建设现场,综合办公楼和厂房已初具雏形,工人们有序分布在各区域进行紧锣密鼓地施工。目前综合办公楼已基本完成,工人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项目整体的土建施工已全面铺开,预计春节前完成土建部分的80%,整个项目计划今年6月完成第一条生产线试运行。项目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糖/糖醇、膳食纤维、变性淀粉等系列玉米精深加工产品,以及利用合成生物学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生产阿洛酮糖、乳酸/聚乳酸、氦基酸等各种产品。“该项目预计2025年生产线全面投产,到2028年满负荷运行,企业还将根据项目一期运营情况筹备第二期1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届时将进一步丰富舟山粮食产业园的粮油加工品种。”企业技术工程部责任人廖承军说,舟山粮食产业园有良好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背靠老塘山,拥有优质的粮食运输能力,伴随玉米进口量的增加,项目的建设也将为园区提供消化储备玉米,延长产品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园区的产业能级与产业集聚能力。此外,去年11月30日,金塘新材料项目全面开工,金塘新材料项目由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675亿元,依托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和宁波中金石化基地原料,重点发展聚烯烃、工程塑料等高端新材料产业链。目前项目正在稳步建设,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917亿元,将成为浙江省高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载体,为定海乃至浙江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去年,我区持续规划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支持“链主”项目领航发展,持续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华康股份年产2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健康食品配料项目(一期)就是其中之一,培育“链主”的同时,我区也着重培育产业链,发挥“链主”虹吸效应,大力招引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企业到定海集聚发展。根据招商过程中企业反馈信息,去年我区还结合本区实际土地情况,打造“一镇街一抓手”经济发展工作格局,联动全区各镇街、园区等单位,及时梳理整合闲置土地、厂房等逾20条重点资源信息,并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推介展示,进一步扩大优质企业落地,为充实产业集群提供资源支撑。
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区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始终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目标,谋求海岛地区科技创新引领新路径。在此基础上,不少企业纷纷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强化人才支撑、驱动创新发展为导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突破。浙江优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企业是位于定海工业园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基于半导体制程的微纳器件设计、研发与生产,处于国内纳米压印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小巨人”。该企业涉及的纳米压印技术,是行业内最具前景的纳米制造技术之一。去年7月,企业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定海第4家获评该荣誉的企业。
过去一年,我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1—11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规上营收66.1亿元、同比增长4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61.9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为了实现科技企业加速“倍增”的目标,我区着力打破以往企业“少而散”的桎梏,通过“政、介、企”联动,地毯式排摸筛选科技企业,加快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转型。与此同时,我区企业研发投入也全面“提质”。通过将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作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区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基础的企业进行分类施策,精准开展“一对一”帮扶,持续扩大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实现企业研发投入几何级跃升。为了给企业提供更优的营商环境,去年我区还持续深入实施“暖企工程”,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进“暖企”服务,常态化落实问题“收集、分解、反馈”闭环机制,扎实推动“8+4”政策包、减负降本等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累计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问题840余件、减负降本9.08亿元。建立“暖企工程”领导机制、“暖企专员”选定机制,不少“暖企专员”主动报名,踊跃参与,“沉浸式”入企帮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清单,协助企业及时提交有关部门解决,确保企业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星罗棋布的建筑工地传递出强烈的发展信心,高速发展的企业科技激发了不竭的经济活力,定海重点项目“千帆竞发”,海洋经济发展“气势如虹”,奋力谱写现代化定海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