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育”托起民生“大幸福”
□记者 倪妮 通讯员 袁轶波
上午7时30分,伴随着欢快的儿歌,一岁半的贝贝蹦蹦跳跳地走进冬兰幼儿园托育部,开启了快乐的一天。这是贝贝来托育部的第二个月,很显然,贝贝已经融入了这里的“大家庭”。“离家只有5分钟的步行距离,平时我们夫妻俩都要上班,白天就把孩子送这里,上了托班后,孩子性格开朗多了,更愿意和大家交流了。”小贝的妈妈沈女士说。
宽敞的教室、木制的桌椅、色彩缤纷的墙面……专业的托育老师认真地陪伴孩子们游戏,还有专门的保育员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如今在定海,一家家既有颜值又有实力的托育机构在群众家门口开设,极大缓解了家长们带娃的焦虑。
“工作带娃兼顾难、隔代教育差异大,孩子的日常保育、科学育儿等问题已然成为许多新手父母的育儿无奈。”定海区卫生健康局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科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定海将婴幼儿托育列为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高质量建成130个托位并投入使用。目前,全区(含临城和千岛)托育机构(含幼儿园托育部)达到44家,有托位2194个,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33个,婴幼儿家庭对“定享善育 幼有善育”的高质量托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通过增加托位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带娃,是定海扎实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省级试点工作的其中一项举措。自2022年入选全省首批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以来,定海围绕群众对优质多样托育服务需求,整合资源一体推进,重点围绕出政策、扩容量、提服务、重监管四方面,打造差异性、多层次,优质、均衡、普惠的普惠托育服务,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0—3岁婴幼儿是最柔软的群体,人才队伍质量是保障托幼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更加要着力加强人才培养。”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实行托育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托育机构负责人、保育员、保健员分类职业培训,保证托育服务质量。定海区卫生健康局联动相关部门加强专项督查,坚持常态化开展托育机构疫情防控、卫生保健、消防管理、备案登记、食品安全等工作专项督查和业务指导,确保婴幼儿身心健康和托育机构良性发展。此外,定海还建立健全普惠托育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出台婴幼儿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并落实到位,为托育机构运营和婴幼儿家庭养育纾困解难。
让每一名幼儿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保育和医育,使人民群众对“幼有善育 幼有优育”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这是当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未来需要追求的目标。随着越来越多坚实有力举措的出台,婴幼儿将得到更加安全健康、科学规范的照护。定海将进一步加强托育服务政策宣传力度、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构建多元托育服务供给模式、提高托育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打响“定享善育”高质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