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紧接第1版
这条融入“水利+”理念的城市休闲运动绿道,在串起美景、注入文化的同时,包含了咖啡馆、餐吧等休闲餐饮项目,极速滑草、丛林飞跃等娱乐设施,嘟嘟车、“云廊巴士”等交通设施在内的配套服务和设施,并持续完善。东海云廊已成为广大市民重要的休闲运动场所,正朝着生态路、景观路、健身路、文化路、旅游路、共富路前行。
自东海云廊全线开放以来,已累计吸引游客290万人次。
古今碰撞交融韵味盎然
东海云廊效应初显,海岛古城文化带、定海湾区滨海带建设也在如火如荼推进。去年3月,舟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定海古城微更新一期项目“文房四宝园”启动建设,以奎光阁为核心,采用“微更新”理念,改造提升文笔峰、墨井、钟书楼、砚池;2023年12月27日,奎光阁顺利结顶,预计今年10月,这一集文化传承与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项目将对外开放,重现古城文化地标……千年定海文脉正在古城微更新中被激活。
悠悠古城,傍海而建,既要留住城市文化根脉,也要打造“城市阳台”海景。利用南部海岸线,定海启动蓝色海湾项目。2022年12月,“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一期完成建设,3个串联的半圆弧形平台建于城市南部海岸,岸边人造的生态牡蛎礁林立,漫滩湿地里种植着红树林、碱蓬等多种植物,海岸犹如“穿”上了一条美丽的蓝色波浪裙边。目前,项目二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空间建设加快施工,通过对海堤生态化重建、岸线整治修复、建设公众亲海空间平台等,将“工业岸线”转变为“生态岸线”,在城市中打造一个供市民亲海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加快古城“面子”、“里子”双重提升,定海一直在高质量高颜值发展中努力着。行驶于定海城区昌国路、人民中路等多条城区主干道路,黑色的路面宽敞平整,交通标识清晰,部分道路新增了非机动车道,实现机非隔离,便利了市民出行,提升了安全系数。去年,定海围绕畅通城区“内循环”,先后完成了城区29条道路及其管网改造,在道路面貌提升的同时,原先的雨污合流管道被大管径的雨水管和污水管所替代,不仅提升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也让污水无所遁形。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定海持续实施城区道路窨井盖整治等六大城市专项行动,城区道路中部分存在井盖塌陷、下沉、松动等问题的窨井盖得到整改、修复,进一步保障群众脚下安全;推进城区主干道两侧外立面改造升级,部分住宅小区、学校、沿街商铺等点位的外墙实现了重新喷涂装饰,路段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探索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新路径,向内挖掘安置小区空余出来的存量停车位,接入城市公共停车系统并对外共享,去年11月,长岗山安置项目紫云晓苑安置小区地下停车场对外开放,成为全区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安置小区停车场;聚焦清查闲置资产,全年分6批次推出国有资产房屋拍租,累计成交租赁175间(层),建筑面积19558.41平方米,成交租金581.85万元/年,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创效增收,激发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
从中心城区到城市岸线,从全新打造的现代化公共基础设施到重塑定海古城的古风韵味,全新的城市魅力正在不断发散。
赋能全域景区人气升腾
2023年12月31日,2023年世界定向排位赛浙江舟山定海站在东海云廊火热开赛,国内外570名高水平运动员齐聚定海、同场竞技,与1200余名定向运动爱好者共同开启了一场智跑盛宴,这也是东海云廊开放以来首次举办的国际性赛事。围绕东海云廊主线,打造沉浸式体育旅游新场景,浙江省第四届生态运动会、2023年环浙步道系列赛暨东海云廊——千年古城山地半程马拉松、神行定海山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活动“落地”定海,众多运动爱好者在享受云廊运动的同时,感受定海的港城风貌和古城魅力,运动之旅、观光之旅、欢乐之旅相融合的良好赛事旅游氛围不断升腾。
时隔20年重启定海民俗大巡游活动,以精品荟萃、彩车巡游的形式,全面呈现定海11个镇、街道的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整个城市洋溢着共富共享的喜悦氛围;依托状元桥、状元阁、状元路等传统文化标识,首届状元文化周成功举办,广大市民游客同游东海云廊擂鼓山状元路,逛状元市集、赏定海非遗特色表演,沉浸式体验状元游街等民俗演绎盛况……在欢腾热闹中向众人展现定海厚重海洋历史文化积淀和锐意进取、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
人气兴、业态旺。东海云廊开放后,串联了室外智能健身房、湿地公园、涵园等多个景观节点,云廊香SHOW、云廊雷迪森樟园等品牌业态相继入驻,满足市民游客多种消费需求,品牌持续打响;借助东海云廊人气,去年5月以来,芙蓉夜市、东门夜肆、花漾童趣节、幸福Yes、古城家宴等夜市常态化出摊,这些集露天唱吧、民俗演艺、小吃饮食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夜市,让袅袅人间烟火从定海古城的四处升腾,成为了城市新夜景,带旺了定海的人气,也为激活消费力不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