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厚植民生福祉
——“热气腾腾的2023年”系列报道⑤
□记者 倪妮 刘攀攀
民生之事关乎千家万户。回眸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一桩桩、一件件为民举措构成了一幅幅美好生活画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共同富裕更加可感。
民生底线稳稳兜牢
35家企业进场“招兵买马”,推出岗位涉及建筑、制造、住宿和餐饮、批发和零售、金融、交通运输等10余个行业,吸引200余人进场招聘,近90人达成初步意向。这是去年我区举行的首场线下招聘会,为众多企业及就业者搭建了供需平台,而去年这样的招聘会在线上线下举行了数十次。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群众的“饭碗”就是底气。去年,我区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民生工程,加快落细落实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工作,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100余人,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资金1200余万元,发放创业贷款1300余万元。我区还发布了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让群众的“饭碗”越端越牢。
社会保障事关民生福祉。去年,我区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95%、96.46%,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
我区还对困难群众重点关怀、精准施策,着力构建制度健全完善、运行高效顺畅、服务便民惠民、保障有力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打造集救助帮扶、队伍培育、场景体验、窗口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区级助联体,完成全区三级“助联体”建设工作;对24户困难家庭实施“善居工程”,托起困难家庭安居梦;累计发放各类低保金3431.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371.29万元,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进一步兜牢兜实。
急难愁盼精准解决
环南街道东山社区居民陈寒竹在东山公寓居住了10余年。近段时间,凡是来她家串门的亲朋好友总要被她拉着在小区里走上一圈,看看这个建造已有30余年的小区因老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而带来的新变化。
东山公寓最早的一批房屋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年代久远,小区基础设施落后,存在绿化杂乱无章、路面坑洼不平、停车难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去年,东山公寓被纳入老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很快小区就有了变化:路面平整了,停车位划分了,楼道的破损窗户换掉了,住宅楼也穿上了“新衣”。不仅如此,在这个老小区内还加装上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居民出行更加便利了。“现在我们小区正在抓紧进行雨污管网的分离改造,听说后续还要在小区内打造小公园和儿童游乐区呢!”看着自家小区换新颜,陈寒竹止不住的开心。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