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转第2版
游客纷至沓来,升腾共富烟火气。如今,多个风车露营地还支起了流浪咖啡、轻食甜点、特色市集等业态。
现年68岁的村民夏方衷在村里承包了10余亩土地,并在村口经营一家小店,原本生意很一般,卖菜也得乘车去城里。如今村里游客多了,他就在店门口支起摊位,自家种植的蚕豆、西瓜、黄金瓜等农产品受到欢迎。“正愁瓜果蔬菜没有销路呢,现在村里热闹了,阿拉也跟着‘吃糖’,甜到心里头哩。”
住在马目村北斗岙的周毛回想起去年冬天村里游客纷至沓来的场景仍记忆犹新。村里的黄连木随着气温变红,被人们冠以“彩虹树”成功出圈,引来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拍照。
依托“彩虹树”带来的流量,村民们在家门口做起小生意。“最多一天卖出900多块钱,桔子、番薯、青菜都卖光了,摘都来不及摘。”随着东海百里文廊逐步从“绵延百里”向“方圆百里”迭代升级,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大变样,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新期待。
从“一枝独秀”,到花团锦簇。依托山、海、鸟、滩涂等生态资源优势,马目村还将串联马目花海、古村落、步枪湾、神鸟牧歌等点位,形成神鸟观光和花漾星辰等乡村旅游线路,引入民宿、餐饮等业态,为本岛西海岸风光持续“引流”。
“目前我们村还在打造到绝壁坎古村的旅游线路,曾经偏僻的小山岙将成为定海版绿野仙踪,拥有陡崖峭壁、意境飘然的别样风景。”王伟憧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