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 静待“花”开
——记海山小学教师张春雅
![]() |
□记者 韩地枰 向伟铮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从教近30年来,怀揣着对语文学科教育事业的一份热爱,海山小学教师张春雅将汗水洒在热爱的讲台,用真心和真情播撒教育的种子。
中等身材,有一头微卷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记者见到张春雅时,她正在上一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只见她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解析唐朝诗人虞世南的古诗《蝉》并旁征博引,带领学生穿越文字的海洋,细细品味其他诗人描写动物的诗句。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互动,整个课堂洋溢着欢声笑语,充满了活力与探索的热情。
“张老师的课总是很有趣,也很放松,课程内容丰富多样,让我们大开眼界,我非常期待每一堂课的到来。”海山小学五(1)班学生告诉记者,张春雅的语文课堂上总是充满乐趣,学生们能愉快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在校园里,张春雅不仅仅是语文老师,也是五(1)班的班主任,是学生们的“张妈妈”。接手班主任工作往往是从小学一年级起,因为当时学生年龄小,没有完全适应学校生活,张春雅深知教师对学生的爱似母爱,她用了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适合小学的学习生活,她的细心和爱心获得了广大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张老师是我的前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工作的钻研精神值得我学习。”海山小学教师许鑫镧告诉记者。
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多年,课程对于张春雅而言可谓是就轻驾熟,可是她仍然会根据教材的变化和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不断补充新内容,一遍又一遍地精研课件。“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会一直鼓励学生,做错了没有关系,及时改正并将错误牢记于心就好。”这是她对学生们的叮嘱,也是对学生们的鼓励。张春雅也经常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阅读和理解,发动想象力去进行语文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学习和成长的沃土。
在一轮又一轮的语文学科改革中,张春雅逐渐从一名参与者,变成定海语文学科教育的领跑人,她也先后荣获“省师德标兵”“市首届模范教师”“市最美教师”“市语文名师”“定海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定海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我乐意用爱作舟,用智慧作桨,与学生一同驶向成功的彼岸。”这是张春雅内心最真实的心声,也是她近30年教书育人的实践准则,她表示,自己将在教育这片土地上继续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