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法写出最美“夕阳红”
——“莫道桑榆晚”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人生暮年亦精彩。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已白发苍颜,却仍积极学习、提升自我,并发挥专长、燃烧余热,演绎自己的精彩晚年。本月恰逢重阳节,定海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莫道桑榆晚”系列报道,带您走进几位热衷学习、热心公益的老大哥、老大姐,讲述他们的晚年故事。
□记 者 刘语扬
见习记者 余若望
现年65岁的徐红曾是一位英语教师,在定海区小沙中学、定海三中等多所学校任过教。一直以来非常喜爱书法, 由于工作期间太忙,她练书法的机会并不多,直到退休后,她才有大把的时间重拾爱好。
2019年9月,她来到定海区老年开放大学报名参加书法班,从零基础起步,不断增进书法技艺。
“我纯粹就是兴趣,更重要的是圆梦,把我过去曾经错过的书法梦圆了。”徐红对上课甘之如饴,不管风雨寒暑,她从不缺课,也从不迟到,“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学习知识的饥渴程度你们是想象不到的。”
在徐红看来,书法是一项“修身养性”的锻炼,非常适合老年人,“写字就如为人一样,要有端正的态度,要有对规矩的尊重,才能继承好传统文化。”她自己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特别尊重对原帖的临写,研究名家大师的字体结构、作品风格,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仔细揣摩,力求形似。在书写中认真考量字的骨力、间距,力求笔力达到每一个部位。
“我学的是颜体,发现写作品是真难,前期可以模仿,但后期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由于书法“入门易,提升难”,再加上零基础,徐红很快遇到了瓶颈。
在此期间,徐红每一幅作品要写5—10遍,只要不满意,她就选择重写。后来,在书法老师王忠军和胡胜男的指导与鼓励下,她利用课后的时间在家勤奋练习,并积极参加定海区书协和舟山市书协举办的书法比赛和展览活动,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
“我还会在微信学习群和亲友群中定期分享作品,听听大家的看法,获得进步的动力。”在软笔书法小有所成后,徐红大量阅读相关的书法理论书籍,学习不同书法流派的特点和精髓,培养书法篆刻、扇面书法等兴趣爱好,参加各类活动,与更多书法爱好者交流心得和经验,培养与提高自身的书法审美能力。
厚积薄发,徐红的书法在五年的时间里实现质的飞跃,其书写的作品多次参加书法展并获奖,今年的作品还参加了翰瀚歌盛世 铁笔镌华章——舟山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书法篆刻展。
“这几年学习书法不仅让我圆了梦,也挑战了自己,更让我的心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对于今后,徐红坦言会一直坚持练习书法,用实际行动诠释“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