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2版:综合新闻

为民“卷”出好日子

——记定海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冯东海

  ▲上接第1版

  走村入户拉家常,田间地头听民声,冯东海坚持在调研和走访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把民情和村民们的呼声纳入建议中去。去年,他还围绕古樟驿这处村民们集聚、休憩、交流、娱乐的场所,创新推出了“大树下听评会”工作机制,更好地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我们村良田多,但农产品出名的却不多。”“我每天要坐公交车去城里卖农产品,从早卖到晚,可能还卖不完。”……每当暮色四合,村民们聚集在古樟驿的大樟树下唠家常,这里就成了冯东海收集村情民意的“中转站”,村民的每一条意见建议,他都仔细记录在随身本上。在其连续三届当选区人大代表期间,先后提交了《关于在叉河村建设海岛婚俗文化传承基地的议案》《关于要求增加叉河公交班次的建议》等,件件关系着民生和村里的发展大事。

  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冯东海带着党员、村民代表等多次踏勘全村的农田资源,讨论发展对策,确定了“打造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目标。为此,他们从市场引入天贵糯玉米、金塘李子、黄桃等良种,结合西瓜、定海山芽茶等原有本土农产品,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果蔬种植基地。同时,为了解决农产品的销路,村里又在古樟驿打造了“翁山丰物”共富工坊,建成集供需、对接、展销、就业为一体的综合体,帮助村民在家门口把农产品卖出去。

  “我们年纪大腿脚不方便了,他们下田帮我们收农产品,还拿到共富工坊来卖。”村民王美仙说,如今村里办起简餐,农产品还能卖给食堂做食材,村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铺就共富路 描绘新画卷

  翻看冯东海的“叉河的海”抖音账号,里面大多是推荐叉河村农产品、古樟驿简餐等主题的作品。

  “拍短视频是无心插柳。市县乡三级开展‘村社书记擂台赛’活动后,我们街道专门推出了‘宝藏书记’系列视频。”冯东海说,他自己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最初站在镜头前总是磕磕巴巴,但其表达方式充满土味,一下子在网上引起了转发,首条视频播放量很快就突破了40万次。

  首次触网就获得不错反响,这让冯东海决定定期拍摄短视频。技巧不够,他就上网自学,人手不足,家人成了“御用”摄像师。经过不懈努力,叉河村的农产品打响了名气,销售渠道也打开了。不仅如此,东海百里文廊沿线各村纷纷上门“取经”,冯东海就自发拍短视频或直播帮助各村“带货”。“这是双桥的火龙果,这是岑港的红美人,每次直播后我都带点回来,在线下接着帮他们卖。”看着冯东海手指的方向,只见古樟驿简餐正门前支起了丰收助农的摊位,售卖的是定海各村的时令农产品。“火龙果一天能卖70来斤,桔子卖出500多斤,不够卖了我就去各村收,大家一起共富。”冯东海说。

  如今,叉河村早已脱去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村级集体经济强了,村民的钱包鼓了,村里也更和谐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冯东海想将更多的福利进一步辐射村里的老年群体,为他们配送物廉价美、更接地气的叉河美食,为老年群众解决出行难等问题,为他们带来去更多便利,将共富之路走得越来越宽。

  谈及村里的未来发展,冯东海心中早有打算。围绕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提升“产”效益,他计划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发展,打造特色乡村民宿、农家乐等,形成“团队创业 抱团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与周边村合作实施“飞地”抱团、文廊一日游等项目,为集体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今日定海 综合新闻 00002 为民“卷”出好日子 2024-11-22 2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