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廊”上的勃勃生机(上)
【编者按】
自全线开放以来,东海云廊、东海百里文廊已成为定海的城市新名片,在串联起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同时,更孕育出一系列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经济业态,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带。
□记者 倪妮 通讯员 陈艳华 卢露
去年以来,东海云廊以其蜿蜒起伏的步道、错落有致的观景平台和精心设计的景观节点,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东海百里文廊以其可观山海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乡村旅游项目,成了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两廊”为定海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和人流,各类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在“两廊”沿线扎根。
在东海云廊擂鼓山段文笔春秋广场,一家名为“云廊里音乐餐吧”的特色餐饮接待八方来客。这家特色餐饮主打音乐餐吧的概念,可提供团队聚会、音乐演出等活动使用,最多可容纳200余人同时就餐,并在餐饮设计上,推出了“连中三元”“蟾宫折桂”等契合状元文化主题的特色套餐,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没想到,我们餐吧也成了云廊上的网红打卡点。”说起餐吧的经营情况,餐吧负责人林燕言语里满是欣喜。她告诉记者,来餐吧的顾客大致分为旅行团游客、团建客及散客三种。旅行团游客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往往被东海云廊的自然景观吸引;团建活动的组织者和散客大多是本地人,来这里感受餐吧文化氛围。得益于餐吧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定位,自今年1月1日运营以来,“云廊里音乐餐吧”营业额逐步递增。
在东海百里文廊沿线,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等业态迎来了发展机遇。今年新开业的“小破屋咖啡”坐落于文廊马岙段,店内简约的设计及咖啡香肆意弥漫在空气间,为这家村咖营造出简单自在的氛围。“小破屋咖啡”主理人董露是一名喜欢体验生活的90后,他几乎走遍了舟山露营地,也买了一堆露营用的装备。后来,董露想用好这些装备,加之个人又对咖啡颇为喜欢,便萌生了开一家咖啡馆的念头。就这样,董露的“小破屋”诞生了。“小破屋咖啡”面积不大,露营用的箱子和椅子成了咖啡馆的桌椅,对讲机、水杯等各种装备成了馆内点缀的装饰。吧台上摆满了董露自己种的绿植。
因为爱喝咖啡,董露选用的原材料比较讲究。“好原材料才能做出好味道,我希望来‘小破屋’的客人都能和我一样,因为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而拥有一份好心情。”董露说,凭借环境、服务和产品,“小破屋”如今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群。董露也做到了将慢生活与创业梦想结合在一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行走于东海云廊海山段,若是累了可在“云叁小屋”喝上一杯热茶,歇歇脚;驱车前往东海百里文廊盐仓段简餐食堂,吃上一口“定海米道”,品味那份纯朴与鲜美;到东海百里文廊小沙段追寻三毛足迹时,可以探访一家名为“叁叁时光”轻食店,尝尝三毛书中提及的那些美味……从文艺小清新的咖啡馆到地道风味的农家菜馆,从静谧雅致的茶室到充满书香的文创空间,越来越多的业态在“两廊”生根发芽。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根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海分局提供的《定海区“两廊”经济带市场经营主体发展一周年分析报告》显示,“两廊”经营主体个体经济指标突出,主体增量基础较实。到今年6月底,我区“两廊”经济带内经营主体存量共计近3500户,同比增长5.41%,个体工商户存量达到2500余户,占经济带内经营主体总量的73.87%,规模占比持续扩大。其中,文廊沿线的表现尤为突出,该区域个体工商户存量达到2200余户,同比增长6.08%。这些个体工商户大多以文化创意、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等业态为主,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旅游的各项配套设施,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