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共享文化盛宴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 |
市民游客排队检票进播放厅 |
![]() |
窑烤披萨和面包现场 |
![]() |
区级文化特派员定格“幸福年” |
![]() |
书法协会成员现场挥毫泼墨 |
![]() |
留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
![]() |
学生和志愿者一起包汤圆 |
□记者 尹倩倩 周宇超 陈炳群 通讯员 李慧慧 吕思思 文/摄
从“村晚”的热闹,到电影春节档持续红火,从民俗表演、非遗集市的人潮熙攘,到“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时尚……
自农历乙巳春节延续至今,定海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惠民活动,让文化融入城乡各个角落,不仅提升了定海的文化软实力,更拓展了文旅融合新场景,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电影嘉年华
释放文化消费“新”热度
春节假期虽已结束,定海的文化消费热度丝毫未减。2月19日晚上,在位于城区东瀛路的舟山上影联和影城,《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等贺岁片的排片场次依旧可观,观影人数也维持在较高水平。
“电影里哪吒勇敢抗争的精神很有感染力,加上画面特别精美,特意带着孩子来打卡。”电影散场后,市民方先生抱着儿子走出放映厅,不时与家人聊着电影片段,尤其是电影的特效场面、剧情等让他连连点赞,“这次在‘定海山’app还领取了电影消费券,换算下来每张电影票只需20元,觉得更加划算了。”
面向群众发放电影消费券,是定海区委宣传部致力于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今年农历春节前,定海面向全区群众开展千场电影消费券“hi”送活动。自1月16日至2月28日,通过“定海山”客户端限量发放5000张电影票代金券,可在舟山影城、舟山上影联和影城、舟山大麦影城、博暄国际影城4家影城抵现使用,极大地带动了市民的观影热情,为定海的春节文化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每天安排了20多场电影,一直持续至次日凌晨。”舟山影城经理敖瑾铭坦言,相比往年,今年春节假期期间,电影的上座率都很高。
截止到2025年2月18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舟山市场票房为1201.9万元,千场电影消费券“hi”活动送惠及岛城群众,5000张消费券撬动了全区影院的票房收入……不断刷新的数据也足以窥见大家对电影消费的热情。
文旅融合
开拓乡村消费新场景
沿着东海百里文廊干公式段驱车而往,一边山川,一边古朴,古树树影斑驳间,已然到达目的地——位于古禅林的“清欢一炉”。
农历正月初一,不少市民游客来此打卡窑烤披萨和面包。屋外寒风阵阵,屋内却热气腾腾、人头攒动。“这里的披萨很有特色,还有欧包,窑烤后吃起来特别香,还能看到制作全过程,很有体验感。”市民高女士特意拖着朋友从城区赶来,只为吃上这一口“不同”,“文廊沿线各点位的特色业态越来越多,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
古禅林是文廊的重要景观节点,借着定海实施“暖岙”文化生态旅游共富工程的东风,干公式镇因地制宜打造树下休憩空间、林间冥想平台、草坪露营区等休闲场所。同时,串联周边龙潭老街等文廊点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禅”文化IP,常态化开展书法雅集、游园会、入泮礼等文化活动,这个春节假期就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文化的“加持”,让古禅林这一景点更加“出圈”,也吸引了创业者的目光,“深山冷岙”逐渐成为“创业热土”。其背后是定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谋划推进产业招引、文旅融合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如今,到东海百里文廊小沙段追寻三毛足迹时,可以探访“叁叁时光”轻食店,尝尝三毛书中提及的那些美味;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赶来东海百里文廊双桥段泡温泉、赏山景、体验越剧妆造、吃地道美食的游客络绎不绝……
从文艺小清新的咖啡馆到地道风味的农家菜馆,从静谧雅致的茶室到充满书香的文创空间,越来越多的业态在文廊生根发芽,解锁出更多乡村消费新场景。
文化特派员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大家知道元宵佳节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习俗呢?”……
上午10时许,小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传出阵阵笑声,市级文化特派员孙和军正绘声绘色地向辖区众多村民普及元宵佳节的由来、习俗等,并巧妙结合元宵主题诗词问答的互动游戏,让辖区少年儿童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春节假期,位于东海百里文廊干公式段的古禅林同样热闹,“新春走基层 文化进万家”文艺助力海岛共富新春特别行动如期举行,在省级文化特派员刘佳波的牵线“搭桥”下,浙江美术馆艺术家与定海区书法协会的成员现场挥毫泼墨,将新春的祝福与对海岛共富的美好愿景,融入到春联中,向当地村民送上新春祝福。
“特地请书法家写了一副春联挂家里,喜庆!”干公式镇新建村村民汪央淑看着手中的春联,笑脸盈盈。
区级文化特派员姚峰联合定海区摄影协会摄影师开展“定格幸福年”下乡服务活动;区级文化特派员王忠军和定海区书法协会书法家,为村民送上文化大礼;区级文化特派员程继红帮助双桥街道浬溪村推进浙东礼学馆建设,并进行策划、策展与文案撰写……
乡村文化活动的火热,是定海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直观体现,更是定海的文化特派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希望通过以‘一个人,带动一个团,助力一个村’的方式,促进精神共富。”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还将邀请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加入文化特派员队伍,通过强化多方合力,资源联动,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非遗贺新春
文化大餐触手可及
2025年春节,作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定海也掀起了一股“非遗风”。
由区文明办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春节”——“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大年”活动以非遗文化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和互动体验,为留学生、驻定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外卖小哥、环卫工人、道德模范和志愿者代表等呈现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一响,好戏开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侯夏玲将舟山布袋木偶戏戏台搬到现场,区书法协会的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驻定部队官兵与文艺爱好者携手演奏萨克斯曲目,浙江海洋大学留学生献上歌曲表演……丰富的节目,让大家尽情地沉浸于传统文化带来的浓郁节日氛围之中。
“能体验到中国春节的热闹氛围,感觉很美妙。”来自俄罗斯、罗马尼亚、泰国、坦桑尼亚等国家的留学生现场参与了包饺子、剪窗花等活动,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艾丽娜更是对饺子这一中国传统美食赞不绝口,坦言更加珍惜在这座城市学习和生活的机会。
上一场活动的热情还未消退,“灵蛇腾飞 元宵添喜”活动又轮番登场。来自全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齐聚定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中,志愿者向学生们介绍汤圆的历史,并耐心引导大家体验包汤圆的乐趣,大家齐心协力包馅料、搓汤圆,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其间,大家还将汤圆送到环卫工人手中,让这一活动充满了爱意。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推动文化人才下沉、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定海正通过多项举措,让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群众享受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