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海 数字报纸


00002版:聚集定海两会

履职为民显担当守正创新促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亮点回眸

  □记者 黄婷

  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定海巩固发展态势、争创更大业绩的关键一年。

  回望2024年区人大常委会的履职足迹,依法召开常委会会议11次、主任会议15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各项工作报告35个,作出决议决定16项,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督查等50余次,区人大工作经验做法获省领导批示肯定6次……一项项工作,一个个数据,无不记录着区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守正创新的责任与担当。

  坚持政治统领

  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恪守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与党委同心同向,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定海的大背景下考量定位,在履职尽责中勇扛使命担当。

  持续跟踪监督东海云廊和五山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接力票决工程及子项目为民生实事项目,依托站点平台凝聚人大代表智慧合力、专项调研寻策献计,全过程助力“涝灾之源”蝶变利民共富的山海胜境,推动实现价值转换;聚焦优化完善马目风车营地和白泉觅林古树园业态布局,助力建设打造东海百里文廊2.0版,区人大常委会主动领题调研,通过实地视察、综合各方意见,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并就加强规范引领、驱动产业融合、打造多元业态、扩大品牌影响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和美乡村和云顶仙乡精彩出圈……

  当政府的担当作为与人大的真诚履职相“撞”,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去年5月,在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代表助力“美丽海湾建设”主题活动中,代表们深入相关企业和项目现场视察监督,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整治建议140余条,支持政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是区人大常委会去年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发展的履职缩影之一。

  着眼发展大格局,找准履职小切口。围绕市委“985”行动、区委深化产业革新“145”计划,区人大常委会在政务服务优化提升、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特别是着眼破解本地传统名优果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全区林果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并提出注重对传统名优果保护、加快谋划实施示范种植基地、一体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等对策建议。政府积极落实,连续几年实施肥力提升行动,多措并举提高农技水平,扩大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定海传统名优果品质。

  聚焦民生,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魅力港城建设,多次视察古城微更新、蓝色海湾等工程,围绕文保建筑修缮、古城文化带节点提升、定海湾区滨海带功能完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聚焦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专题调研全区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情况,在推进保障体系、教师队伍、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下紧转第3版

  ▲上紧接第2版

  上下联动开展医疗保障工作情况调研,推进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助推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高效组织“民生面对面·书记区长走进基层单元”活动;高度重视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落地见效,定期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报告,每季度督查项目进展,助力民生实事优质高效完成。

  力促循法而行

  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决扛起深化法治建设这一重大使命。

  在推动依法行政上,持续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听取审议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督促政府规范执法、依法行政;结合“八五”普法实施和国家宪法日活动,系统开展系列宪法宣传活动;调研定海交警工作,围绕道路交通设施补齐、城区车辆违停整治、非机动车违法查处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注重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民意“直通车”作用,认真配合上级人大立法调研,开展立法意见征集16次,收集提交意见建议105条;对地方性法规中明显滞后、不适合继续适用的条款,提交修改废止建议6条。

  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专题听取法检“两院”半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开展法官司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履职评议;深入调研法院近三年执行工作情况。同时,积极探索法检工作与基层单位融合机制,全面推广“共享法庭”“融合检察”融入基层单元,推动机制贯通、业务耦合,全年组织开展活动62场,员额法官、检察官进站服务147人次。

  坚持依法规范行使职权,不断完善、规范人事任免工作,严格落实拟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宪法宣誓等重要环节;加强对选举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及时开展代表补选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正被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胜势。

  坚守为民初心

  人大制度拓展新内涵

  基层单元是人大代表履职建功的重要载体。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对现有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提标扩面,大力培育特色联络站点。

  于去年10月对外开放的定海古城文房四宝园,传承了历史文脉,再现了千年古韵,在推进定海古城微更新工作中,就有人大代表的助力身影。2021年项目开工后,人大昌国街道工委在指挥部现场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点,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奎光阁方案讨论”“古城业态布局”“古城灯光设计”等一系列活动,为项目建设建言献策。此外,“产业园区”“古樟驿”“好岑光”等一批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也因地制宜打造形成,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收共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深化国家机关核心业务下沉基层单元活动,一年来,全区基层单元承接国家机关核心业务进站218次,组织代表进站433次,接待群众900余人次,收集线上线下意见建议8800余条,办结率达到98.7%。去年还首次邀请17名外籍人士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近距离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生机和活力。

  去年3月,随着车站发车铃声响起,里钓岛的首条公交班线开启试运营,这一喜事的背后,是人大岑港街道工委联动交通、财政、街道、市公交公司等部门单位最终办成的。这也是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联系群众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机结合,创新开展“跑小岛、走山岙,人大代表助共富”行动的实践成果之一。

  通过这一创新行动,人大代表和议事成员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愿望、呼声,助力偏远地区群众诉求及时发现、有效解决,打造了一批人大助力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五走进”履职模式,组织代表深入政府部门、项目现场、对口企业、小岛山岙,问需求困难、提意见建议、献解题计策,在群众和政府间“穿针引线”,为倾听民意、把脉民生、助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入开展主题议事活动,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依托基层单元和“E定有我”特色应用场景,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代表有约”等形式议事活动40余次,有效化解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迭代“民意即时通”系统,固化议事成员主题议事“三环节四流程”,形成了具有定海辨识度的街道人大工作实践模式。拓展监督深度,健全完善“镇街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应用场景,实现镇、街道、村集体资产监督全覆盖,有效推动资产保值增值。

  区人大常委会更是全方位服务代表履职,深入开展“双岗建功”代表主题活动,落实“两去两回”代表履职机制,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议事成员3000余人次参与,谋划工作清单217项,形成问题清单566项,建议清单195项,成果清单75项。


今日定海 聚集定海两会 00002 履职为民显担当守正创新促发展 2025-02-28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