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千年 文运昌盛
定海“三阁一园”文旅惠民活动举行
![]() |
![]() |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摄
春日的定海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交织碰撞。3月1日至3日,以“文脉千年 文运昌盛”为主题的定海“三阁一园”文旅惠民活动举行,通过串联文昌阁、状元阁、奎光阁与涵园,以“文化+体育+消费”的创新模式,将传统开笔礼、非遗佾舞、文昌巡游等文化IP与奔跑赛事、创意市集、惠民福利深度融合,让市民游客在触摸历史肌理的同时,感受古城焕发的时代魅力。
运动与书香交织的风景线
3月1日上午,东海云廊5号入口被春日暖阳笼罩,200余组亲子家庭与运动爱好者齐聚于此,共同开启“文昌启运跑——奔跑吧,定海学子!”活动。
金锣敲响、比赛开始,奔跑的身影在绿意盎然的云廊间形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赛道沿途设置的“投笔从戎”“沙场点兵”“观星祈愿” 三大主题,将运动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终点处的极速滑草项目掀起高潮,响起阵阵尖叫与欢呼。市民蔡琳敏展示着完赛礼包中的文昌笔文创产品,“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还通过活动了解了传统文化。”
同日,文昌阁内的开笔礼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孩子们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完成盥洗礼、拜师礼、朱砂启智等环节。“开笔礼让孩子体验到传统文化的庄重,文昌阁与云廊的结合也让我们感受到定海的文化厚度。”市民王芳专程从新城赶来,她认为这样的活动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当日下午,“盆地回响 古城文心对话录——我在海边读书·第12期”活动在定海古城东城门下举行。作者范永海分享了《走出中原盆地》的创作历程,该书作为定海区文艺精品扶持项目,通过南北文化对比引发读者共鸣。
“我是第三次参加‘我在海边读书活动’,这次的感受和以往不太一样,作为南方姑娘,一直没有了解过北方生活,在这本书中仿佛深刻地体验了一番,又在这个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定海古城里开展,氛围尤其浓厚和特别。”读者钦婷婷第一次现场看完书籍后点赞道。其间,她还和其他读者参观了古城文房四宝园,在笔墨纸砚间感受文化传承。
千年文脉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
3月2日,定海古城迎来“文昌祈福 智慧启航”启动仪式。热闹的锣鼓声中,舞龙舞狮队伍率先登场,三阁运营负责人与文化学者共同剪彩,20名汉服学子齐声诵读。
谢师礼环节,学生们为教师戴佩巾、行大礼;36名学子的佾舞表演以“八佾之舞”规格重现古时场景,带领观众“穿越时空”。
“妈妈,古代人是不是都这样跳舞?”现年6岁的小朋友“滑滑板”拉着母亲华女士的手问道,华女士顺势讲解儒家六艺。市民张先生则在观摩仪式期间向孩子讲述定海状元张信的故事,“这样的活动不仅是祈福,更是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随后,文昌巡游队伍从云廊5号入口出发。祥龙瑞狮开道,“文房四宝”方阵紧随其后,“三星赐福”方阵沿途派送祝福。历经半小时巡游抵达文昌阁后,庄重的 “文房四宝”入阁仪式寓意文脉传承。
文昌阁内,木偶戏《白蛇传》引得观众阵阵喝彩,传承人王师傅表示,“通过木偶戏讲述历史故事,能让年轻人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
“走读定海状元阁”“笔墨问春”“状元巡街”等活动同步开展。状元阁内,30余名身着汉服的学生在专家引领下完成开笔礼,聆听状元张信的励志故事。奎光阁下,垂髫童子轻点朱砂启智,挥毫书写“人”字,鼓声阵阵寄托美好愿景。“今天我学到了张信的故事,以后要像他一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海山小学学生陈婧涵说。
而涵园传统文化中心同样热闹非凡。孩子们投喂锦鲤、悬挂心愿丝带,参与开笔礼、方言课堂和非遗研学活动。“传统木雕和舟山方言让我更了解家乡文化。”小学生朱沛怡在体验后表示。家长王周飞女士感慨,“活动将文化、旅游、消费有机结合,让我们既能触摸历史,又能享受实惠。”
文旅惠民让流量变 “留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以 “文旅惠民”为核心,同步推出“三阁一园”文旅惠民计划。东海云廊智慧绿道注册用户(云廊币会员)即可获赠价值百元的游玩项目优惠券。即日起至4月30日,会员可在南洞艺谷仙踪林探险乐园、东海云廊七彩云滑等20余个合作商家享受5-7折优惠,使用云廊币支付还可叠加现金折抵。
目前,云廊币合作商家已覆盖古城商圈、东海云廊及南洞艺谷三大区域,涵盖文旅、餐饮、零售等多元业态,为市民游客提供“文化体验+消费优惠”的双重福利。
创意市集成为惠民活动的重要载体。周末两日,东海云廊5号入口广场,定海特色文创手作琳琅满目,风味小吃香气四溢。市民蔡女士在市集选购了文昌笔挂件,“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市集摊主李女士展示了她手工制作的状元糕,“我们结合传统配方与现代口味制作,每天都供不应求。”
据统计,活动期间市集日均吸引数千人次参与,有效激活了文旅消费潜力。“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定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系列活动的举行既是对定海传统文化的礼敬,更是对定海文化精髓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