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保护古树名木守护绿色“活化石”
![]() |
本报讯(记者 高佳敏 刘攀攀 通讯员 夏聪艳) 古树是定海古城历史的“活化石”,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保留古树就是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近日,在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区检察院收到市人大代表反映,海山公园古树存在白蚁病虫害问题。为更好保护辖区古树资源,3月10日下午,区检察院联合辖区多个职能部门开展海山公园古树白蚁病虫害防治公益诉讼座谈会。
当天在昌国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区检察院、城管、住建、资规等5个部门与市区人大代表以及相关专家、志愿者围坐一起,就如何加强古树名木白蚁病虫害防治以及各部门协作展开热烈讨论。
“长期白蚁侵蚀导致古树中空,树体结构稳定性大幅下降,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古树容易倒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古树树干中空程度越深,古树的生存风险越高,其价值也会随之大幅降低,如何长期保护古树名木?”现场,一行人纷纷发言,就部门协作、病虫害专业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公众参与度等问题提出具体疑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详细记录或当即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去年全面摸排了一下,发现城区公园、广场、行道树上都有白蚁病虫害现象,尤其在古树名木上发现白蚁活体的痕迹。因为白蚁灭杀它不是单一的部门可以完全解决的,通过这次座谈会,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指导性意见,各部门还能现场沟通,特别好。”定海区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园林绿化管理科科长王俊涵坦言,希望通过开展座谈会,更好地搭建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共同推进古树名木白蚁防治工作。
据了解,城区范围内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54株,近年来随着气温影响,古树名木白蚁病虫害现象逐渐增加,海山公园尤其明显,其中15株古树名木有明显白蚁活动痕迹。今年3月6日,检察机关联合白蚁防治专家及林业等部门对海山公园古树进行现场调查。现场采用实地勘察、专家鉴定等多种方法,对古树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进行详细检查。调查发现,除1棵黄连木外,其余24棵古树均不同程度存在白蚁侵蚀情况。部分古树主干已出现中空现象,枝叶枯死,严重影响古树的健康生长。
“海山公园是我们定海城区内古树最为集中的区块,《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今年3月15日实施,我们也希望借此契机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我们定海古树保护的工作,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旭洲说,下一步将通过推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定期开展巡查和维护工作,并定期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防治方案,同时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