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遇见山海
![]() |
连日来,作为三毛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的“定海拾文·获奖作家定海文学采风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作家循着三毛的文学足迹深入定海,以文学之眼丈量山海经纬。
春日的东海云廊如一条翡翠缎带缠绕山间,本届三毛散文奖获奖作家一行从东海云廊5号口出发,乘坐观光车依次游览长岗山段、擂鼓山段、海山段、竹山段。
台风印记前,作家们倾听讲解员科普五山水利工程;聚贤亭旁,作家们与三毛等定海名人铜像合影留念;登临状元阁则极目远眺,将整座定海城尽收眼底……
“东海云廊上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都非常美。”首次到访定海的获奖作家蔡维忠难掩激动之情,在他看来,这条“会呼吸的生态廊道”用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韵律,诉说定海前世今生的同时,也让他文思泉涌,“东海云廊上的元素非常丰富,这是人文积淀的体现,不妨再添加一些现代文学方面的元素,使东海云廊的文化内涵更富有层次。”
鸦片战争纪念馆内,作家们屏息聆听历史的回响,墙上的历史照片与展柜里的真迹陈列将时光拉回鸦片战争时期。作家们触摸着锈迹斑斑的炮身,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体温”。
当文学遇见了历史,文字便有了沉甸甸的质感。“我觉得这个馆的展陈做得非常好,条理清晰,有真迹展览,参观完后很有感触。”来自北京的作家侯磊非常喜欢历史文化类的题材,“在创作这类题材时,要结合文物、文献、文人,定海这方面的元素非常丰富,值得再次打卡。”
“这两天的采风活动,定海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独有的海岛特色,让我迫不及待想把这里的所观所看所思所想,融入到作品中去。”参观完舟山名人馆,作家刘星元感慨道,近几年来,他的作品与地方文化、元素息息相关,从地方的古今文化、文化传承,以及大家的生活状态等。
和作家刘星一样,作家燕燕燕在欣赏风景时,创作灵感迸发,“新建村乡村艺术馆内的渔民画、浙江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内的漆画,还有群众艺术创作中心的工艺品,都太棒了,我还要来。”采访活动还未结束,燕燕燕已经开始计划之后的定海之旅。
“从定海古城,到三毛祖居,从东海云廊的历史烽烟,到东海百里文廊的田园诗意,定海以多元的文化面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饶的土壤。”“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着现代化城市的活力,非常羡慕能生活在这里的作家。”……正如作家们所言,此次采风活动不仅让大家领略了定海的文化魅力,更见证了一座城市如何以文化为魂,在现代化进程中守护历史记忆、延续城市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