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消保委发布黄金理性消费提示
本报讯(记者 高佳敏 通讯员 杜建军 马家驹)近段时间,金价持续攀升,已多日突破每克1000元。对此,区消保委发布黄金理性消费提示。
“黄金饰品按其黄金含量可分为足金和K金两类,消费者一定要认真知晓区别。”据区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含金量大于99%的首饰产品统称为足金,K金是黄金材料中加入其它金属,常见的如18K金,含金量大于75%。每件黄金饰品的背面必须有钢印,注明材质和纯度,印记就如黄金饰品的身份证,没有印记的,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
黄金首饰的标签有哪些重要信息?如何计价?区消保委提醒,黄金首饰计价方式主要分为按克计价和一口价两种方式。相较于克重黄金饰品,一口价主要因为采用了特殊工艺,在款式造型上更加新颖美观,一口价黄金饰品的每克单价往往比按克计价的黄金价格要高,黄金回收时只论克重,消费者在选购黄金饰品时,切记注意了解计价方式,理性选购。
随着金价持续攀升,区消保委也特别提醒,消费者要理性购买,选购时应首选去放心消费单位、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同时重点关注饰品信息,莫信夸大宣传。硬金饰品造型立体,耐磨轻盈,但在受外力挤压或碰撞时也会发生形变甚至破损,切勿轻信销售人员“硬金不会变形”等夸大宣传。
消费者选购前应了解售后规则,不信口头承诺,建议在购买黄金饰品前仔细阅读商家的售后服务规则,如后续有款式调换、黄金回收需求等,可向商家索要相关规定的书面凭证,避免口头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