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献良策聚力促发展
01版: 一版要闻 02/03版: 区两会特别报道 04版: 综合新闻

担当献良策聚力促发展



  聚言汇智,共话发展。两会期间,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围绕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主题,落点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等领域,为定海奋力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建良言、献实策。

  加快既有住宅电梯加装
  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提升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改善居住条件的重要措施,是对逐渐趋于老龄化城区的人文关怀。2020年,省、市、区三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但因种种原因定海区目前电梯加装的进程与预期仍有一定差距,希望多部门共同努力,协同促进我区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造福广大居民。
  建议多措施解决业主意见不统一现象。出台加装电梯费用分摊比例的参考标准,对低层住户给予一定的补贴; 优化电梯加装的设计方案,在条件允许下尽量做到平层入户,实现无障碍出行,使低层住户也能享受到电梯的使用价值;引入社区“老娘舅”等开展进一步协调,同一单元出现不同意见时,由社区等第三方共同参与协调和动员;完善加装后的管理和维护机制,设立电梯加装管理公司,接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后,“一站式”完成对电梯加装的申请、加装电梯的设计、安装及后续的维修保养等工作,业主按时支付委托方管理费用,采用“共享电梯”的模式,由企业提供电梯加装和管理,住户根据楼层及使用频率支付使用及管理费用,企业方通过电梯广告及管理费获得收益;增加电梯加装补助经费,可参考周边地市的标准。

  着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青年是引领时代未来的主力军,青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着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更多青年人与定海一起成长、共赢未来。结合定海实际,可以从城市形象、住房援助、空间友好、就业保护、创业促进、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着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建议着手起草具有定海地方特色的青年发展规划或方案,将青年的利益纳入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体系之中,努力使青年人才从青年友好型城市发展规划中实现更多的获得感; 加快建立政府、银行、保险、青年创业者共担风险的信贷工作体系,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给予创业青年一定的利率优惠,减免信贷成本,切实减轻青年创业者的负担;关注青年人才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在生活成本、住房、就业方面建立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落户定海。同时,充分关注青年文化生活需求,把更多前沿理念、先进技术、多元文化、开放元素注入到城市生活中,形成年轻向上、富有活力、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让更多的青年人才爱上定海,愿意留下来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增加“老字号”元素 活化定海古城

  定海古城的“古”很大程度体现在中大街、西大街、东大街这3条古街中,以商为本的海洋文化在这里孕育了浓厚的商业氛围,留下了门类齐全、独具海洋特色的传统老字号。如何复兴一方城市的记忆,让游客不虚定海古城之行,建议从“活化”上做好古城文章。
  一个城市的灵气活气,根植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基因。建议通过搜集文献、实物,挖掘老商号、老店铺、老手艺的文化故事,以布展、制作纪录片、编印老字号品牌故事集的方式,再现古街的繁华,进一步提炼传统文化精髓,解码商业背后的闪光点,再现古城核心价值;要创新形式,丰富古街内容,充分发挥中大街作为省文化创意街区的政策、品牌优势,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合理布局,创新开展文化参与、体验、互动等系列活动,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情感共振”的体验经济,打造集展示、体验、销售于一体的古城商业街区; 要外引内联,做好招商引资,可以借鉴德清县打造莫干山古街,引进了上海老字号推出德清制造品牌,激活当地企业发展的工作方法,定海古城古街打造可以内联普陀“冠素堂”、岱山香干等市内老字号,形成全市老字号抱团“联姻”的模式。

  构建劣Ⅴ类小微水体整治防返劣机制

  小微水体通常为封闭景观水体,虽然面积小,但是数量众多、分布范围较广,且常位于集中居住区,因此广受群众关注。2017年,我区剿灭全部劣Ⅴ类小微水体,顺利通过省级剿劣销号验收,但目前,我区未对已完成剿劣的小微水体形成统一管理,也未建立有效“防返劣机制”,已完成销号的小微水体存在返劣风险。
  建议构建“防返劣机制”,多部门联动,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构建更加立体完善的长效机制,对劣Ⅴ类水小微水体形成更深度有效的管理,避免形成管理上的死角和盲点;相关部门会同并指导各镇(街道)对全区已完成整治的小微水体进行定期动态监测,保障监测水体数量的全覆盖,根据科学鉴定手段确认水体定性定量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切实根据指标数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预防达标水体出现返劣现象; 针对部分死水池塘,可以定期将池塘水排出,并积极引入活水,根据地区地理优势,合理埋入管道,将水引入到附近水系当中,以此来缓解和改善水体污染的问题;可规范化、合理化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派发宣传单和告知书等方式来展开小微水体治理宣传工作,增强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及对水资源问题的了解,规范自身行为。

  推进海洋电子信息化建设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船只卫星通信普及,海洋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现在国家布局小卫星宽带通信网络建设,新的海上互联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已经到来,定海作为行业应用前沿地区,有着先天的地域和市场优势,应大力发展智能船舶和船舶物联网产业。
  建议推进智能机舱、无人船和船舶自动化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加上渔民上岸是大趋势,海上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大力发展智能机舱、无人船和船舶自动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此外,定海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大量优质的船舶运输企业和船舶修造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海洋应用软件开发等企业的招商引资,以定海海洋科学城为基地,建设海洋应用研发中心,集聚海洋卫星宽带、海洋应用软件开发及海洋智能装备制造等相关企业,形成企业集群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我区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落后村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存在困难等不少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如何助推村集体经济跨域发展,实现奋力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的目标,必须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建议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发改等部门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成立专门帮扶办,协调各职能部门,帮助村集体结合自身优势谋划好发展项目,指导帮助做好项目的申报、审批,同时合理评估项目风险,避免造成乱开乱建布局,合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比如在减免村级土地取得成本、免除一部分应缴费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加强对农渔村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鉴于部分村工作人员对于项目的立项、申报等业务不熟悉的情况,可以组织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

  培植多元业态 盘活闲置农房

  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有力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渔民增收,为定海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建议补齐问题短板,提升市场吸引力,补充闲置农房周边交通站点、医院商贸配套设施、农渔业资源布局。部分闲置农房所在村落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需加快建设或纳入补短计划; 因地制宜做好差异化引导,将“因地、因业、因俗”开发理念植入闲置农房盘活,在统筹厘清农房群的功能定位和主题方向后,走特色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开发路线。如南部诸岛的海岛村可依托“一岛一品”的打造,引导开发“海岛民宿+综合体验”资源依托型业态,历史文化村可引导发展“主题民宿+禅修康养、民俗创作、历史寻根、亲子教育”主题打造新型业态等;利用策划资源引领高品质开发,遴选个别具有整体或规模化开发潜力的重点村落,进行针对性的特色主题植入,系统实施闲置农房再改造、闲置土地再开发、配套环境再优化,将特色示范村打造成“全天候、无季差”的网红景点和打卡地。

  提升定海西向防洪和供水能力

  定海西向片内有定海工业园、岑港海洋园、金塘螺杆工业园等众多园区,分布较为密集,用水需求大。让岑港水库成为本岛“西水东送”战略实施的重要水源保障,可提升定海西向防洪排涝和供水保障能力。
  建议优化水资源配置,区级层面组织力量对岑港水库扩容工程的实施进一步调研认证,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将岑港水库作为调蓄水库,与虹桥水库、城北水库、红卫水库、蚂蝗山水库、狭门水库连接起来,通过水库连通方案增加可供水量,解决西向缺水矛盾的同时,也可通过库库联网工程,对本岛水库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大幅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岑港水库扩容涉及水资源保障、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治理及水利行业监管等方面,区级相关部门结合防洪排涝、乡村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将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有机融合,形成多位一体的工程体系,达到增强水资源利用能力、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美化周边环境。

  在定海西部建立大型货车停车场

  随着盐仓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盐仓承接了定海主城区商业、居住、服务等功能辐射,各行各业相继落户盐仓,由于周边缺乏专业的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给居民生活、交通带来安全隐患。
  建议由区交通等相关部门牵头,加强研究解决:加快域内大型货车停车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尤其是在定海西部规划建设大型货车停车场迫在眉睫,规范域区货运车辆停放,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对非居民区、土地无法有效开发区块加以利用,如盐仓街道虹桥村北面地块,该地块由于220KV变电站落成,基座较多,优良项目无法引入,是开发大型停车场的优良选址; 大货车停车场要提供车辆停放、维护、保养等服务及司机、车主休息、司机招聘、物流信息等数字化综合服务窗口; 公安交警、交通运管、路政以及城管等多部门要针对货车停车场投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区域内优化企业数字化改革

  数字化改革的终极目的是要解决传统办法不能解决的难题。建议我区提前布局,实现区域平台集成化。由网信办牵头,通过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搭建定海区(舟山市)工业企业统一信息平台,设立最小单元,对单元内监控摄像头信号,厂区进出厂、上下船数据,口岸访客数据等进行整合。
  建议提前策划,研究制度创新机制。由人力社保部门牵头,探索将“远程监控”划入“特种设备监管机制”的许可范畴,帮助企业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与智能化设备配置,实现特种作业岗的“机器换人”,解决劳动力短缺和职业健康关怀的问题。建议定制开发,派发产业服务新福利。船舶行业是舟山制造业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重工业行业,可以安全生产为切入点,定制开发针对船舶行业的教育平台,依托平台实现对产业工人的安全学习和职业技能提升“一站式”服务和“一揽子”福利,让安全教育与技能教育成为重工业产业工人的新福利。

  使用绿色建材 打造绿色建筑

  当前我区的绿色建材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材产品在整个建材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建议将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地方强制标准,落实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编制涉及建筑健康性能内容的技术标准和文件,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健康性能指标,推动隔热、通风等绿色健康技术应用;加快推动绿色建材评价认证,推动绿色建材向产业规模化转型升级;及时公布我区绿色建材评价认证项目的基本信息,强化绿色建材使用动态管理;将绿色建材应用要求纳入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全面落实,促进绿色建材规模化和规范化应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相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强化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管理、评价等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宣传培训方面的作用,普及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需提高和完善。
  建议做好预防和早期干预,以全区中小学为工作主阵地,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形成合力,确保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常抓不懈。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全过程; 大力开展家长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加强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中,逐步建立专业知识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增加学生亲和力、创造力、实践力、团结力、减压力的课外活动;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建立从学生班级、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到学校与家长、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心理危机干预通道,做到心理问题及早有效干预。同时要治理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娱乐场所、学校周边环境。

  提升南部诸岛岛际交通环境

  近年来,定海南部诸岛村居和旅游环境不断完善,上岛游客人数持续增多,村民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也逐渐增加,但目前南部诸岛交通仍然制约着南部诸岛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于改造提升岛际交通环境的呼声愈来愈高。
  建议调整大猫岛的船班班次,在不增加船班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船班时间,给游客及其他上岛人员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用于在岛上办事或参观游览。建议增设摘箬山岛航班船的班次,并建设西蟹峙岛、摘箬山岛的交通浮码头项目,目前的固定码头已使用近20年,设施老旧。此外,建议提升岛际交通船乘坐的美观舒适度和加强乘坐船舱的安全设施,船舶航行线路可以循环各岛之间的公交模式停靠航行,满足游客观光的需求; 船身的外部景观融入海洋文化创意元素,把航班船景观建设打造成为定海南部诸岛亮丽的流动名片。

  加快林下经济发展

  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关系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维护,是保民生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利用山地山林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对于拓宽我区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强化林下经济发展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引导作用,重点培育一批典型企业和大户,指导组建专业的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兴建一批林下标准化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在旅游区建设产品展览、推介及销售区块。建议在政府和有关科研部门指导下,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布局科学合理、资源效益充分发挥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如林菌、林药、林花、林苗、林畜、林旅等发展模式。建议加大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作,强化林下经济发展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建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择优扶持林下经济项目,对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介的林下经济实施主体进行奖励。

  做好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管理

  近年来,区政府加大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但在市政建设管理过程中,主要地下管线仍存在管理体制和权属复杂、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
  建议成立地下管线管理机构,对城区地下管线进行统一摸排、整理,建立完整、准确的管线数据库,明确各管线权属单位的主体责任,明确日常管理维护、安全防范、隐患整改、事故救援、档案管理等数据更新责任和使用权限,切实提高事故防范、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综合规划,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健全完善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城市管网和燃气专委会,推动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和监督检查; 积极探索综合管廊建设,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契机,助力城区地下管廊建设,还可探索地下管廊政府层面先建设,后租用给电力、通讯、自来水等企业的模式,解决后期管理维护资金问题等。

  建设直播带货网商创业基地

  当前,中国电商直播行业进入市场爆发期,疫情影响下,许多本地制造业,以及海产品、农副产品亟需借电商直播获得“新生”。该如何借助直播行业的浪潮并符合本地区的发展?
  建议在未来商圈形成技能培训-网商创业-直播基地,搭建“培训孵化、产业落地、创收升级”生态闭环,打造复合型业态; 支持鼓励在创新创业直播电商带货这方面有想法有行动的人才,促进他们互帮互助发展。对其中拥有好产品、好想法但缺少展示平台的人,可以通过“未来商圈”这样的综合体进行发掘和培养,发挥其真正的能量; 开辟全新的销售模式,完善网商产业链的结构,围绕舟山海产食品、旅游、文化宣传等,开启“直播+短视频带货”的新零售模式。在基地内提供优质的主播帮扶培训服务后,可以在企业、旅游点、品牌馆中进行直播销售与推广企业文化,同时采用多平台销售的分流模式,争取快速打开互联网的销售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