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核病你知道多少?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专 版 04版: 民生新闻

关于结核病你知道多少?



 □记者 倪妮 通讯员 顾松君
  明天是第27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旨在突出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那么,关于结核病,你知道多少?记者日前采访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医师谢秀娟,由其来讲解什么是结核病,以及结核病的防治方法。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身体任何部位,如头发、指甲、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袭,最常受侵的部位是肺部,所以常被称为肺结核。”谢秀娟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肺结核仍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不是所有类型的肺结核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谢秀娟说,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若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可称为“传染源”。
  肺结核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患结核病。据统计,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平均可传染10—15人。与其它疾病一样,肺结核病的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常常容易被忽视。
  “肺结核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以及低烧、身体疲乏、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谢秀娟补充说,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是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建议前往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作痰结核菌检查。
  近年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学校,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学生群体等进行症状和胸片筛查,利用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报告,开展结核病监测工作。“目前,浙江省肺结核发病率处于50/10万水平以下,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区肺结核发病率处于30/10万以下,属于省内低发病率地区。”谢秀娟说,我区肺结核发病人群集中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农渔民及新居民,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主要原因在于这类人群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食物摄入营养不全面、对结核病防治认知不够等。

  治疗原则有哪些?

  “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及时到结核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定海区结核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为舟山医院肺结核普通门诊(设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内),地址在城区人民北路238号。”谢秀娟说,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大多数结核病人首诊于综合医疗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因其本身的工作特点、分工和人力资源等限制,难以实现对结核病人治疗全过程的督导管理。健全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能够落实病人的全程督导化疗。因此病人要及时到结核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
  肺结核病人必须定期查痰。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对肺结核病人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就是为了杀死结核菌,治愈结核病。在治疗中,怎样才能知道结核菌是否被杀死、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只有依靠反复查痰,根据痰结果了解病人的病情,判断治疗效果,因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须遵照医生的要求,按时送痰检查。
  肺结核病人必须规律治疗。肺结核要治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规律用药,即使用药几周后自觉好转,症状改善也不能停止用药。如果不能规律用药,药物很难杀死肺内的结核菌,且很可能再发病,一旦再次发病,以前用过的药物就会失去效力,意味着肺内
  的结核菌已经
  耐药。如果产
  生耐药,治疗
  周期长,难以
  治愈,治疗花费 也 比一 般 肺结 核 高10倍 以上,还可能传染周围的亲朋好友。被传染者一旦发病就是耐药结核病。肺结核的治愈机率在95%以上,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
  肺结核病人必须配合家庭医生的随访和督导。由于结核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为避免漏服药而造成治疗失败,治愈结核病的策略为“DOS”,即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常见推荐的服药管理方式有医务人员管理和非医务人员管理(包括家庭成员和志愿者)两种方式,选择哪种方式由医务人员与患者共同商定。对病人来说,每次用药都要在医务人员或者家庭成员的观察下进行。现阶段,家庭医生对结核病患者的随访和督导是帮助结核病患者规律治疗、规则服药、治愈疾病的重要一环,因此一定要配合,如实提供就诊治疗情况。
  记者还了解到,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肺结核病人可享受免费治疗和免费检查。按规定,定海辖区内常住居民及特殊人群(包括流动人口)中发现的,凡是到区结核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确诊、登记和治疗,能接受并完成全程督导治疗管理的肺结核病人,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均提供免费治疗,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和复治涂阴肺结核病人提供一次免费治疗机会;对所有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痰涂片和摄胸片检查1次,对肺结核病人在免费治疗期间按规定提供相关的免费检查。同时,在定海参保的结核病患者可在医保部门办理特殊病种卡,其在结核门诊就医时可享受比普通人群高的报销比例。

  该如何预防?

  尽管我区的肺结核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谢秀娟认为,结核病与新冠肺炎同属呼吸道传染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更需大家携手,守护呼吸健康。针对肺结核传播过程必经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市民应积极进行早期预防:
  日常预防性措施要常做。结核杆菌可在条件适宜的外环境中生存几个月,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常开窗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消毒;定期使用消毒液对室内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擦拭消毒;定期将衣服、床单、被子、玩具等物件在太阳下暴晒杀菌。
  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做早期筛查。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同居住的家属或工友等,被称为密切接触者。由于与患者接触较多,较容易被传染,应密切注意自身是否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如果出现此类症状达2周以上,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做早期筛查。
  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自身抵抗力。感染结核杆菌后,身体抵抗力强、不发病的占受感染者的90%以上,只有少部分感染者,因抵抗力减低发病机会增加,如婴幼儿、营养不良人群及免疫缺乏症、HIV感染、糖尿病患者等。因此要经常锻炼身体,合理搭配饮食,均衡营养,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体弱人群定期参加健康体检;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
  “市民在医疗机构就医或体检查体以后,若医疗机构怀疑其肺结核可能,医生和疾控人员会当面或者通过电话联系就诊者,转诊和追踪后续相关情况。”谢秀娟提醒市民,如接到相关来电,务必配合医务人员的肺结核防控工作,及时到结核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