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就地化解共创和谐社会
本报讯(记者 刘琪琳 通讯员 毛飞芳)“找你们帮忙算是找对了,太感谢了。”家住岑港街道的80余岁王阿婆近日来到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向这里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前不久,王阿婆的三个子女对于老人赡养事宜迟迟未达成一致。于是,王阿婆来到岑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调解帮助。收到调解申请后,调解员及时和村委联系了解情况,得知该家庭情况确实有点复杂,王阿婆的三个子女因一些过往旧事心存芥蒂,平日里不常往来。初步掌握情况后,调解员分别和王阿婆的子女进行交谈,耐心倾听他们内心想法。最终,在调解员耐心劝解和释法明理下,王阿婆的子女们放下成见,就赡养老人的事宜达成一致。
此类调解是岑港街道开展矛盾就地化解工作的缩影。为助力矛盾就地化解,岑港街道建立“贴隔壁”联心坊,设置“隔壁茶室”矛盾调处点,由包村干部、村(社区)干部、村民代表及党员志愿者组建“岑心和事团”,建立矛盾纠纷调解骨干定点轮班制,并推出“岑心调解菜单”,公布矛盾调解事项类别、调解员名单,由矛盾纠纷当事人自主选择,形成矛盾纠纷预防前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