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汗水洒军营卸甲而归谱华章2022年定海籍官兵“八一光......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专 版 04版: 民生新闻

青春汗水洒军营卸甲而归谱华章



  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一个军人,看的是军魂。当军人完成使命后,退出现役是他们执行的最后一道军令。褪下戎装,一个新的人生舞台在等着他们。在这个易于浮躁且善于贩卖焦虑的时代,军营练就的刚毅是他们不惧生活挑战的勇气,为国为民的情操是他们坚守理想信念的底色。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记者采访了三位优秀的退役军人,感受他们凭借一腔的热血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续写精彩的人生……

  “为民服务,才无愧于我的从军生涯”

  □记者 高佳敏 张真 文/摄

  颜学军 现任舟山市晨民蔬菜配送

  有限公司总经理、舟山市湖南商会党支部书记、执行会长。1998年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山警备区某两栖侦察队从军8年,二级士官,2006年退役。服役期间,曾获得优秀士官称号三次。
  西红柿60公斤、短蒲100公斤、空心菜15公斤……近日,在位于马岙街道的定海区志婷家庭农场大棚,负责人李华昌将刚采摘的各类蔬菜,搬运至舟山市晨民蔬菜配送有限公司配送车内,看着车辆整装出发,李华昌拍了拍身上的灰继续工作。这几年,随着生意逐渐好起来,李华昌蔬菜基地的种植面积也扩增至300亩左右,“多亏了颜总,帮我们解决了销售的后顾之忧,我们可以安心种菜。”李华昌口中的颜总正是舟山市晨民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学军。
  2006年,退役后的颜学军选择留在舟山,并在机缘巧合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其间,颜学军创立过一家机械加工企业,在发现很多农户经常出现滞销的情况后,他创立了舟山市晨民蔬菜配送有限公司。“为党分忧、为民服务,才无愧于我的从军生涯。”究其原因,颜学军的回答很简单,在他看来,蔬菜配送公司的成立,不仅能解决农户销售问题,还能让市民吃到放心又新鲜的蔬菜,何乐不为?
  确定目标后,说干就干,但光杆司令哪那么好做。创业初期,颜学军就遇到了难题。由于没有从业经历,颜学军采用了传统的运营模式,即纯线下配送模式,在管理方面全部采用纸质形式,作为中间人,不仅无法第一时间掌握配送情况,也不能及时接收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仅半年,公司就亏损了20余万元。对此,颜学军不放弃,经过不懈学习和努力后,他果断转变企业运营模式,引进全自动农药残留检测仪等设备,上线晨民配送电商平台开拓网上下单渠道,数字化管理进销存货品,闭环式经营企业。
  “我既是老板,又是员工。用军人的话语来说就是即当指挥者又做战斗者。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没有怨言。”就是凭借这种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干劲,令颜学军的创业梦始于偶然成功于必然。如今该企业业务在定海涉及医院、学校等20余家单位。
  站稳脚跟的颜学军想的却不是扩展商业版图,而是回馈社会,在他所在的公司,记者发现一半的员工都是周边村民,今年40余岁的唐娜便是其中之一。“我之前是一名宝妈,之后颜总鼓励我边学边工作,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办公室主任,专门管理办公室和售后,以前都不敢想。”对唐娜来说,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既能赚钱,还能就近照顾孩子的工作是幸运的。除了为周边村民解决就业问题,颜学军还坚持“退役军人招录优先、待遇从优”原则,在公司内营造尊军、崇军、荣军的文化氛围,还会积极组织各类“爱心公益行”活动、开展“关怀特殊、特困生爱心”活动、实施企业温暖工程……
  “回首过去,我还是会觉得当初的创业很辛苦,但庆幸自己没有轻易放弃。创业者就该有着军人的那份狠劲,要学会在生活的奋斗中体现人生价值。”在颜学军看来,虽然创业路很长很艰辛,但他将始终恪守退役军人党员初心本色,永葆军人本色、续写军人情怀,走出无怨无悔的人生。

  “从‘海军蓝’到‘税务蓝’,军旅烙印永不褪色”

  □记者 张金璐 刘琪琳 通讯员 赵旻雯 胡楚文 文/摄

  石富华 现为区税务局机关党委(党建工作股)副书记(副股长),1993年12月开始在部队服役,2013年退役。服役期间,因工作成绩突出,于2002年、2004年和2008年分别荣立个人三等功,退役后,多次被党组织评选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

  嗓音洪亮、言语简练、做事精干,这是石富华给人的印象。从2013年7月转业至税务系统,他始终保持军人勤学精业、拼搏进取的初心,用行动书写着忠诚、奉献和担当。
  “我在部队里就是负责政治工作,平时要给战士上思想政治课,所以做党建工作,也算是重拾‘老本行’。”聊起本职工作,石富华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2014年进入原区国税局负责专职党务工作时,面对全新的环境及党建事务,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下沉到基层党支部,经过半年时间,10个税务系统基层党支部的情况,石富华做到了然于胸。如今,全区税务系统中基层党支部的数量已扩展到19个,他依然保持每月两至三个党支部的频率进行实地走访、督促检查。
  提高新时期党建工作能力是释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把“金钥匙”,深知做好党建工作重要性的石富华,在创新推出“联创共建”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开展“逐支部观摩,整单位提升”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走前列的想法,即增加优秀党支部数量,以优秀带动后进,以基层支部为网络,按照“一部门一支部”和“一支部一党建长”的基本要求,建立“党建长”队伍,打造出一个个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推进税收事业有力有为。与此同时,他还参与策划了“廉政屏保”,就是在区税务局全体干部职工的电脑上安装相应的屏保,除了显示时间外,还会显示当月的党建任务、“四史”小知识等内容,每逢节假日,大家还会收到“廉政提醒”,确保大家时刻上紧内心的弦,保持政治站位。
  军旅生涯铸就了石富华的过硬的工作作风,也造就了他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的品质。在单位里,他是人人敬佩的“石老师”,总是主动帮助大家做好党建工作,提醒大家执行政策的关键点。“他就像是辅导老师,帮了我们很多。”区第一税务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张红提到这个共事了四年的“老师”,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她告诉记者,区第一税务所也是全区业务最多最杂的基层税务所,由于税务所的党建干部多是由业务干部兼职,因此当初着手工作时,面对如何将党建和业务起到有效结合这个课题,一时间张红犯了难。“因为我们一所人员比较多,比其他的支部情况更复杂,党员也比较多,石股长很多细节都事先帮我考虑到了,还会定时提醒我。”提到这个共事了四年的“老师”,言语间,张红满是感激之情,“有一次临时整理一些党建业务知识,石股长怕我们忙不过来,放弃休息来帮忙指导,从上午8点30分到中午12点,他一字一句地帮我们看,每个细节、错别字都找了出来。”
  “从‘海军蓝’到‘税务蓝’,再到‘党建红’,尽管身份转换,但是军旅烙印永不褪色。”从军20载,对石富华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表示将带头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牢记军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以曾经是一名军人而自豪”

  □记者陆素静沈诗桥文/摄

  宋晓峰 现为舟山市7412工厂后

  保部经理、党总支委员。1996年在山东某部队服役,1998年起在舟山9199部队服役,2008年11月退役,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五次,曾获技术能手、装备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
  “大家看我操作,使用时,冲锋舟一定要注意平衡。”走进位于舟山市7412工厂内的演习现场,宋晓峰正在组织工厂基层民兵开展水上救援训练。只见宋晓峰从冲锋舟的操作使用、故障排除及实施水上救援等方面,通过一边演习一边讲解,确保每个民兵都能掌握到位。
  这支队伍是该工厂基层民兵队伍,成立于2015年,由企业内部人员组成,现有人员30名。“这样的训练从成立之初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通过训练能帮助我们熟练掌握救援技能、检验训练成果、查找训练差距。”正如其中一位参与训练民兵所说,2015年,盐仓街道计划成立一支基层民兵队伍,鉴于该企业的特殊性,该街道找到该厂相关负责人进行商量。而这与宋晓峰的想法不谋而合。原来,在舟山部队服役期间,宋晓峰发现舟山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每年总会遇到台风来袭,或登陆或影响,有些小区因为地势过低等因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情况,对群众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2008年11月宋晓峰退役来到“7412工厂”后,一直想组建一支民兵队伍,可随时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
  “如今退役后能在民兵队伍发挥所长,不负所学。”在宋晓峰看来,这支队伍成立后,恰好可以发挥他在部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还能为群众服务,非常值得。去年,台风“烟花”登陆舟山带来强降雨,位于盐仓街道的兴舟新村小区地下室出现进水现象,宋晓峰得知消息后,带领工厂基层民兵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民兵按照平常训练的“321”方式堆积沙袋,最终保住了地下室。“要是没有他们,小区里的损失就大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居民李老伯连连感谢。
  退役并没有冲淡宋晓峰内心深处的军人情结,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早就炼就钢铁意志的宋晓峰,在军营外面始终牢记责任,以一名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来到该企业食堂,迎面就是一张一日三餐的菜谱,上面详细注明了每一餐的食材,旁边还有一份意见交流书,员工对菜肴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写在上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既然我是负责后勤保卫工作,那么工厂内所有员工的后勤保障我就必须做到位。”一有空,宋晓峰还会定期与员工进行交流,整个工厂800余名员工,来自全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口味。往往一交流就要一周以上,为了不影响员工的休息,宋晓峰总是放弃自己吃饭的时间,前往食堂查看了解。“很细致,每一点他都想到了,从他身上看到了军人认真严谨的模样。”舟山市7412工厂搓丝车间主任何峰说。
  “我以曾经是一名军人而自豪,今后也将以军人的标准严于律己。”对于未来,宋晓峰表示将继续践行“军人退伍不褪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