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 汤圆俏“双减”卸下负担“家教”闪亮......30名新居民喜获公租房入住资......轻信朋友圈转发福利一市民被骗......长三角区域新生儿入户可跨省(......《定海米道》入围“美好中国”......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专 版 04版: 民生新闻

“双减”卸下负担“家教”闪亮登场



  本报讯(记者 傅抿铭 通讯员俞赛红 俞凤)“双减”之后,家庭作业量少了,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轻,放学后也不用在各个培训机构间来回“赶场子”。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安排孩子们学业减负后的空余时间,成为家长、学校双方关注的重点。
  “黄橙橙的小麦,绿油油的燕麦,加上牧场上的干草垛,看上去真是美极了……”马尚是白泉中心小学的学生,周六上午,他在妈妈邬晓玲的陪同下,认真阅读书籍《丑小鸭》中的其中一段内容,读到好词好句时,还和一旁的妈妈分享。这是白泉中心小学开展的“每天半小时亲子共读”活动,该校根据年龄层次划分国学经典、名著书单等供学生居家阅读,以亲子阅读的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同时促进亲子关系,打造书香家庭。“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文阅读上,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有空还会一起做户外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帮助。”邬晓玲说。
  学生家长宋慧玲也通过越来越多的沟通交流,增进了亲子关系。她透露,孩子所在的舟山小学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自建《数字家校》栏目,每周一期,为家长挑选出优质的家庭教育内容。周末休息在家,她会打开手机阅读该栏目推送的文章,从中解开日常遇到的家庭教育困惑。“有一期《数字家校》介绍了关于家长怎么和孩子沟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在思考,有些事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孩子的某次成绩下滑或者做错事,我们家长要多点理解和关心,少点责备。”宋慧玲坦言,以前孩子一回到家就在书房做作业,他们也不好去打扰,现在明显感觉到空余时间多了,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时间也多了,慢慢地,孩子放学回到家更愿意和他们分享校园趣事,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
  “双减”后,许多父母亟需补上“高质量亲子陪伴”这一课,这不仅需要家长自身力量,更需要家校双方联动,助力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素养。目前,我区各校通过家访、家长会、线上家校平台等多措施,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形成学校与家庭双方的教育闭环。同时,在保证学生在校“阳光运动一小时”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段布置“体育锻炼家庭作业”,举办亲子创意运动会,鼓励家长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