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项目服务保障营造最一流营......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区两会特别报道 03版: 专 版 04版: 民生新闻

做好项目服务保障营造最一流营商环境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一把手访谈(四)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摄

  定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项目为王、深化开放,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坚决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会战”。抓项目促发展,营商环境是根本保障。本期一把手访谈中,定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局、定海区政务办主任周军波、定海区金融发展中心主任高刚、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定海分局局长方静卫结合各自工作领域,畅谈定海今后将如何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在招大引强中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同步提升。

  优化人才“软环境”让人才成为发展驱动力

  记者:营商环境与人才密不可分,这些年定海是如何完善人才服务、营造人才成长环境?
  定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张局:近年来,在人才服务工作方面,区委组织部重点抓好三个“度”。一是抓好人才服务的“精度”,推出人才新政20条,覆盖了人才引育、留用的全过程,给予产业聚才、引才的支持力度;二是提升人才服务的“速度”,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线上运行定海人才满意通应用场景,实现“零跑腿”服务;三是升级人才服务的“温度”,通过不断完善区领导带头联系人才制度,积极办好人才的关键小事,想方设法解决人才的子女就学需求、医疗保障等后顾之忧,强化人才的政治引领和表彰激励,组织开展人才疗休养、联谊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爱才重才的氛围。
  记者: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始终把人才和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要基石”,我区将如何在人才招引、培育方面突破瓶颈,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定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张局:今后我区的人才工作要强化发展导向、产业导向和企业导向,围绕定海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好精准招才引智,推进人才和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首先,做到精准引育,紧扣产业布局、人才链、服务链,大力推进“引才计划”“特支计划”和“舟创未来海纳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工程,建设以定海海洋科学城为核心的城西科创走廊,高质量打造定海工业园区科创培育中心等引才的重大平台,精准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其次,提升企业平台活力,统筹实施雄鹰、雏鹰、凤凰三大行动,加快推进有条件的科创领军企业上市,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与知名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建立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教授专家工作室等创新平台。同步推进名师名家、名匠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人才技能比武和人才素质培训,做大人才基础盘。最后,创新引育渠道,深化以赛引才、市场招才等模式,发挥海外联络站和在外定海籍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施定海籍“人才雁归”工程。
  我区还将强化政策发力,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加大人才的培育力度和本土企业家的素质提升,通过开展本土企业家MBA研修班和各类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加大对人才的政策奖励力度,对企业使用高层次人才予以薪酬补贴、个税优惠等举措降低企业引才用才的成本,提高企业引才用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区还将不断提高人才招引的宣传力度,通过大范围、高层次、全场景的推介人才政策,提高人才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
  人才要引进来、用得好更要留得住。我区将持续深化人才创业创新,推进全链条“一件事”改革,完善定海人才满意通应用场景,探索人才管家机制,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才的房子、孩子、票子、菜篮子等关键小事,大力提升定海城市品质,依托东海云廊、古城微改造等全域景区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同时,加快打造定海人才之家特色品牌,提高人才在定海的归属感,打造定海最优人才生态圈。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推动项目审批驶入“快车道”

  记者:在政务服务方面,审批服务的效率对保障项目建设至关重要,下步定海区政务办将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定海区政务办主任 周军波:区政务办将以服务重点项目为落脚点,发挥数字化改革效能,推动服务质量再提升。在审批服务方面,将采取三方面举措。一是推动政务服务2.0建设,扩大政务服务覆盖面。继续梳理应用介入政务服务2.0平台的事项清单,向各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实现政务服务2.0事项全覆盖。同时,深化“一件事”改革,围绕企业及个体的全生命周期,探索打造具有定海特色的“一件事”品牌,推进高频民生事项智能秒办、一站办理,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方便群众和企业实时评价办事满意度。二是打造数字化办事大厅,提升智慧政务水平。以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启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智慧大厅建设,实现智能设备运行管理,办理深度分析,智能终端分析,政务地图迭代升级。三是落实政务服务各项举措,实现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强与银行、镇(街道)、村(社区)的联系和沟通,按照政务服务便利化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挖掘离岛群众、企业的政务服务需求,开展上岛服务,加大“四端协同”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群众的知晓度,推进甬舟异地通办合作。
  记者:打造高效、公平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也是区政务办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这方面定海区政务办将如何发力?
  定海区政务办主任 周军波:围绕打造高效、公平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区政务办将实施精准服务,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定海湾整体提升、古城微改造、城市主干道改造和立面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精准发力、科学施策,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积极发挥政务服务代办和工程招投标综合监管的优势。代办中心专人负责与工程项目审批及管理部门联系对接,提升项目前期立项审批速度;招投标综合监管部门上门服务招标人,摸清项目招投标中的“难点堵点”,提供靠前服务,为进场招标扫清障碍。建立重点项目工程招标绿色通道,对区重点项目实行“全天候、零时限”服务,实现进场招标审核即到即办。通过采取提前介入、容缺受理、优化流程等方式,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招标提速。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评定分离等单一及组合模式在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上先行先试,提升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的效率和效能。
  区政务办还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决清除制度性壁垒,实施依法必须招标项目“一标一查”,督促相关行业行政监督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不得在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等交易文件中设置不合理限制条款,保证招投标环节无制度性壁垒,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紧抓数字化改革的契机,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电子保函,督促招标文件中严格落实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及质量保证金的收取规定。全面启用“不见面开标”系统,降低企业开标成本。推动信用评价结果规范应用,完善招标投标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共享、运用等制度,强化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公开和运用,将信用查询作为投标、中标的准入门槛。切实构建起“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加大打击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交易规则,打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强化金融服务保障 为项目建设引入资金“活水”

  记者:做好金融服务保障有利于打造企业发展的沃土,定海区金融发展中心将如何通过优化金融服务,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定海区金融发展中心主任 高刚:搭建“府行合作”和政营企联动的机制,通过合作平台,针对重大企业、重大项目的困难进行帮扶。在引导创新方面,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广“首贷通”产品,进一步推广“E周融”数字化融资平台。去年,该平台发布的金融产品达136个,促成融资规模17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融资效果。在支持企业上市方面,将持续深化凤凰行动,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研讨培训,通过金融服务专班上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解决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家企业实现报会,2家企业正在进行相关辅导,30余家进入后备企业库,上市的梯队已经基本形成。
  记者:放眼全省,乃至全国,现阶段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定海今后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定海区金融发展中心主任 高刚:解决融资问题,首先要抓住重大项目和实体经济“牛鼻子”。从宏观上来说,要促进贷款的扩面增量,提升整体的资金流动性,让金融的“活水”流淌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从微观上来讲,需要从数字化改革、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巩固和拓展“E周融”数字化融资平台,进一步解决企业跟银行之间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融资效率,节省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服务队伍建设,充实金融顾问队伍,帮助企业谋划融资、做好财务规划。
  企业的融资问题,受到资产规模限制、管理水平低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区金融发展中心需“对症下药”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加法”,积极鼓励信贷产品开发,积极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同时,要做好金融人才培育工作,例如,有部分企业缺乏财务规划能力,可能存在需要在短时间内转贷、还贷的情况,面对这种问题,需要抓住企业资金周转难的核心要素,鼓励企业培育金融人才,提升企业资金筹划运作能力。区金融发展中心还将做好金融服务“减法”,发展普惠金融。针对金融风险,做好降低融资成本的“减法”,做活区域金融环境,提升银行的信心,实现贷款规模的提升,压低贷款利息。提前、主动地介入部分问题企业,及时处置。加快引导度过金融机构风险出清,把有限的信贷资源投放到实体经济中,促进整体经济发展。
  直接融资对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我区将积极鼓励企业上市、走资本市场,进一步促进企业直接融资,通过金融政策服务,引导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手段发展壮大。

  当好企业环保“管家” 把好项目落地环保关

  记者: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环保部门把“服务员”“引导员”的角色扮演好。这些年,市生态环境局定海分局在推进环境准入制度改革、环境审批流程再造、环境服务机制优化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定海分局局长 方静卫:我们推出了“三改革一机制”,其中“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互联网加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指标,数据跑替代群众企业跑;区域环评加环境标准改革,指降低环评等级,原要求提交环评报告书的项目,可以降级提交环评报告表,原要求提交环评报告表的项目,可以降级提交环评登记表;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改革,2020年以来,我区试点开展排污许可规范管理工作,全区1953家企业纳入排污许可统一管理,帮助一批企业解决了因环境功能区块调整造成的环保遗留问题。
  “一机制”指建立实施“星期三生态环境咨询服务”机制,通过线上加线下方式,根据服务需求,市生态环境局定海分局每星期三采取固定加流动的形式,把企业请上门或组织环保指导队伍下沉到企业,面对面开展环保咨询服务,为企业答疑,并根据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全程跟踪,确保问题解决到位。
  记者:环保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项目落地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定海分局局长 方静卫:环保部门将强化项目事前服务,实现全域精细化分区管控。加大对建设项目前期环保工作的指导服务,建立生态环境准入预审机制,从“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分类准入清单、规划环评符合性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环保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对项目开展生态环境预审;集成建设项目环评,优化审批服务。探索推进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同一建设项目涉及陆域环评、海洋环评、辐射环评、入海入河排污口设置等多个生态环保事项的,纳入一个环评文件,出具一个批复。同时,优化审批方式,减少办事者到办事地点的次数,实现“跑零次”。
  积极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定海工业园区和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清单式管理改革,在规划环评中明确生态空间清单、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环境准入条件清单、现有问题整改措施清单、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清单、环境标准清单等6张规划环评结论清单。对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外且符合准入环境标准的项目降低环评等级,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可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可以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在各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指导、服务企业落实环保设施。提前介入项目施工,指导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落实污染治理措施、风险防范等环保要求,帮助企业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把好环保关。探索推动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二合一”,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要素、全周期管理。整合衔接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管理相关内容,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办事环节、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推进中介打包服务减少费用,实现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同步核发。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将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污染物排放小、环境风险低、吸纳就业强的小微企业作为拟纳入正面清单管理排污单位,予以优先指导帮扶并减少或免除现场检查等正面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