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摄
定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定海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快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清廉建设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近年来,定海创新打造了“锋涌定海山”“德行定海山”“廉润定海山”系列党的建设品牌,党建工作质量持续走在全市前列。本期一把手访谈中,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吴青青、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主任林铁坤、市委党校教授于海腾,围绕“如何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这一主题,畅谈定海如何切实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为定海的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强基护脉智治发展“锋涌”奏响党建强音
记者:近年来,定海的党建工作质量持续走在全市前列,这其中有什么“法宝”?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王成华:我们以“锋涌定海山”党建品牌为主线,把“七张问题清单”作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突破性抓手,高质量推动各领域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定海在全市率先推行基层党建工作全员责任制,创新开展党建工作系数法。大力推进党建阵地建设,成功打造了新建村和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2个省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高质量完成村社换届“一肩挑”,干览镇新建村党总支书记余金红获评省“十大强基先锋”,头雁效应更加明显。在城市方面,定海在全市率先试点“红色物业”治理模式,打造39个红色物业联盟,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在农村方面,定海致力探索“党建+数字+治理”应用场景,其中马岙街道马岙村成功上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记者:五年来,通过“锋涌定海山”党建品牌这一主线,定海是如何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王成华:我们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共富,一方面通过党建搭台,营造浓厚的干事氛围。定海开展了基层党建“双学双比”、“锋涌定海山”党建论坛等系列行动10余场,在比学赶超中激发党员干部实干争先的锐气和劲头。另一方面,强化示范带动,激发党员的干事热情。凝聚“八小时外”党员力量,在定海组建76个“兼合式”党组织,吸纳党员5000余名,促进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
记者: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加快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下步定海基层党建工作有哪些思路?
王成华:定海将围绕“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以固本强基为重点,着力做强最小基本单元,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是抓组织覆盖,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二是抓队伍建设,做好村社换届“后半篇”文章,全面提升基层“头雁”抓发展、促共富的能力水平。健全完善不合格党员处置机制,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三是抓党建品牌,巩固扩大“锋涌定海山”基层党建品牌影响力,以党建工作一体化推动发展建设和社会治理一体化,以及创新项目党建、产业链党建、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党建等工作。
记者:定海将如何扎根项目,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定海高质量发展?
王成华:定海将秉承“支部建在连上”理念,做到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党建,特别是在甬舟铁路、定海五山水利工程、古城微改造等重点项目一线,持续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深入实施项目党建工作法,助力定海建设古今交融的魅力港城。同时,持续扩大产业链党建覆盖面,以党建优势带动各类产业蓬勃发展,释放“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带一个集群”的辐射效应。将汽车城产业链党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党建等特色经验做法,推广应用于企业发展、乡村振兴、海洋经济等各领域。
扬优创新“清风”来“廉润”护航促发展
记者:回顾这五年,定海的纪检监察工作有哪些亮点成绩?
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 吴青青:五年来,我们以“廉润定海山”建设为目标,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上不断扬优创新,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方面实现了“几个率先”。在省内率先制定实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办法分类施治,监督执纪更加精准有力;实施区管干部任前“四廉”制度,突出抓牢“关键少数”,成为全省监督执纪问责特色工作; 在市内率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试点村社提级监督,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链条拧得更加紧实; 多项创新工作在省市形成较大影响,连续2年获评全省“基层清廉建设十大创新经验”;清廉村居建设成为市“揭榜挂帅”优秀项目,相关做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清廉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研讨会优秀案例。
记者:针对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项目为王、深化开放,纪检监察部门将如何深入实施政治监督引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驾护航?
吴青青:一是把监督的镜头聚焦在贯彻落实力度上,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抓项目抓招商的决策部署一贯到底。二是把监督的镜头聚焦在党风政风引领涵养上,紧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和作风问题。最后把监督的镜头聚焦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上,紧扣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会战”等工作,跟进开展项目化、嵌入式监督,用活用好政治监督大数据体系,以政治监督服务保障中心大局。
记者:除了优化政治环境,纪检监察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干事环境上将有哪些举措?
吴青青:一要突出发展“障碍”治理,重点深化“中梗阻”“慵懒散”等专项治理,坚决查处推诿扯皮、慢作为、不作为问题;二要突出亲清互动,重点促推清廉机关、清廉国企、清廉民企等清廉单元建设。在优化干事环境上,从严管厚爱上鼓励担当作为,坚持容错免责和不担当不作为整治一体推进,目前正在细化容错减责免责的实施办法,打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制度环境。同时将常态化做好澄清正名、打击诬告、回访教育等工作。
记者: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应用数字技术将带来怎样的便利?
吴青青:去年,定海被列为全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揭榜挂帅”试点单位,在各村(社区)建立运行基层公权力在线审批、网上公开、监督一点通三大平台,通过数字赋能既推动了监督跃升,也规范了权力的运行。我们将继续深化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迭代升级,聚焦行政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探索管用、实用、好用的监督应用场景。
记者:纪检监察部门还将通过哪些举措深入实施正风反腐固本行动?
吴青青:我们将聚焦“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惩”有震慑,严纠“四风”。二是“治”重长效,发挥制度约束作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三是“清”成气候,发挥教育正本清源作用,让“廉润定海山”成为定海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尚。
擦亮文明实践金名片 让“德行”促新风
记者:“德行定海山”这一品牌建设在提升市民文明道德素养上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
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主任 林铁坤:近年来,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以“德行定海山”这一品牌统领,深化新时代道德建设。定海共开展了两届道德标兵、六届道德模范的评比和表彰,共有122人次入选省、市、区道德模范,255人次入选中国好人榜、浙江好人榜等。通过这批“道德民星”的引领和示范,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的社会风尚。今年,定海将选树第三届道德标兵和第七届的道德模范各10人,被评为的标兵和模范的子女在入学择校、医疗补助报销方面都将有礼遇和优待。
记者:定海将如何更好地发挥定海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的优势,进而引领新风尚?
林铁坤:近年来,定海建成并开放了位于定海公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陈馆,实现了134个区级、镇(街道)、村(社区)的阵地全覆盖,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之后将通过领导干部、草根名嘴、道德模范,以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方法,在农家小院、工厂企业、海岛码头开展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在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的更高标准迈进的进程中,定海将如何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凝聚城市文明向心力?
林铁坤:定海在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涌现了“城市啄木鸟”“美之声”等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有效促进城市环境的提升。例如,“城市啄木鸟”自2017年9月至今,共有5万余人次志愿者参加活动,发现问题3500余起,处置率99.5%,切实为文明创建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定海将重点以“古城定海·洁美家园”全民掸尘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凝聚城市文明的向心力。
记者:今后,定海将如何唱响全民掸尘“大合唱”?
林铁坤:定海将在全国爱国卫生月、暑假、国庆节前及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全民掸尘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组建了12支全民掸尘的示范小队,以“1+3+n”的运行模式开展,其中1指以基层党支部牵引,3代表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乡贤及群团协会的骨干力量,n为一竿子到底,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参与,以认领区域内主要道路、公园及所在小区等为方式全面开展全民掸尘活动,让全民掸尘逐渐与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志愿服务机制贯通起来,融入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民掸尘不仅是扫去家园的尘土,更是拂去心灵的尘埃。全民掸尘作为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的重要途径,今后将着重擦亮全民掸尘这张文明实践金名片。
记者:在城乡群众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参与自治方面,定海将如何引导,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林铁坤:我们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引导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提升志愿服务制度化和专业化水平。继续开展全民掸尘活动,到今年底,我区124个村(社区)将实现全民掸尘小队全覆盖,并实行全民掸尘礼遇政策,激发群众的参与度及自治活力。借助数字赋能,对原有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进行迭代升级,丰富志愿服务清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位一体”定向领航 寻策问道行稳致远
记者:针对定海创新建设的“锋涌定海山”“德行定海山”“廉润定海山”系列党的建设品牌,您作何评价?
市委党校教授 于海腾:三个定海山品牌的打造,在定海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其中“锋涌定海山”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领航定向。“德行定海山”是加强新时代的文明创建中的精神力量。“廉润定海山”是加强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党的建设有力引领下,我们通过加强新时代的文明创建,积蓄精神力量,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又通过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不断予以重要保障。“三位一体”全链条式促进了整个定海的全面发展。
记者:您认为,贯彻落实党的新思想,对定海的基层党建工作起到了怎样的定向领航作用?
于海腾: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我认为一方面应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上下贯通,建设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另一方面党的建设并不是虚泛的,我认为要将其落实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当中去,同时积极构建大党建格局,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定海高质量发展。
记者:就如何让党的理论更好地化为定海实践的内在主动,让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您有哪些建议?
于海腾:首先应坚持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理论,聚焦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如此既能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在解疑释惑中去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其次,我建议创新传播方式和话语方式。例如利用身边的故事、生活语言及文艺等多方位形式进行宣传理论,让群众听得懂、有感触、入脑入心。同时,建议应充分利用好定海自身的红色资源。定海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厚的红色资源,无论从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还是到新建村,这些都是定海美丽而珍贵的红色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