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紧接第1版共促消费公平 营造安心消费环......我区现代化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关于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舟山市定海区人大常委会干部任......全区基层人大工作会议举行舟山市定海区人大常委会干部任......舟山市定海区人大常委会干部任......舟山市定海区人大常委会干部任......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专 版 04版: 民生新闻

▲上紧接第1版



  【编者按】

  取他山之石、谋发展之道,即日起本报推出“他山之石”系列报道,通过刊发记者省内外先进发达地区的异地采访,全面剖析解读各地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敬请关注。

  □记者 韩地枰 李明泱 朱凯华
  陈挺 通讯员 严武意文/摄
  宁波市北仑区与定海一衣带水,依靠世界级大港宁波舟山港及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在30余年里逐步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经济强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县(市、区)第一方阵。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时,走进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和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如今的北仑围绕“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目标,统筹布局临港产业,努力再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精准供给布局产业集聚

  在北仑区发改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幅产业规划示意图,北仑区根据产业分布的情况建设承载产业发展的平台,形成了一个个产业聚集区。以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为基础打造的“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示范园(灵峰现代产业园),是近年来北仑举全区之力打造的重大产业平台。记者了解到,汽车产业是北仑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246”万千亿级中的“2”指的是宁波市建设绿色石化、汽车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宁波耐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是今年灵峰现代产业园第一个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3亿元,计划明年底竣工。其母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设备制造领域10余年,自身研制的电机制造生产线技术在全球领先。“我们入驻园区看重的是其完整的产业链条布局。”该公司副总经理高振成告诉记者,园区将同类型企业整合分配在同一区块内,便于企业顺利实现产品向下游产业端输出。新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助力“耐达机械”扩大新能源汽车电机产能,更好抢占行业制高点。
  为了保证引入项目的优质性,园区在土地要素资源高效产出和集约化使用上寻求突破。今年1月13日,北仑区出台《招商项目建立土地资源配置双轨关联用地机制的指导意见》,通过建立履约考核新机制,强化优质招商项目的甄别。此项创新能促进优胜劣汰,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项目投资方和政府指定的国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负责竞得土地和厂房建设,建成后租赁给投资方落地经营,政府按投资协议约定对投资方的产业项目运营情况进行考核。”北仑区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副经理贺瑶认为,像这样发展方式在灵峰现代产业园加速上演,使得各类产业项目纷至沓来、落地开工,高端产业项目加速聚集。
  沿着北仑区临港工业带向内延伸,灵峰现代产业园、芯港小镇、临港经济示范区等产业功能平台高速推进,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百花争艳的鲜明特色。“除了在物理上将同类企业分布在一个空间外,我们还通过优化布局进行精准要素供给。”北仑区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张继胜说,当前北仑形成了“4+1+X”的产业链群布局,“4”即“石化全产业链”“汽车整车机”“智能装备”“集成电路”,“1”即国际贸易和港航物流产业,“X”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新兴产业。

  ▲下紧转第2版  他们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在布局临港工业时严格按照产业的特性和需求选择项目,专门组织特定的招商方向和招商管理,避免重复和无序布局。

  创新驱动 培优企业主体

  在北仑区郭巨街道有一座全国最大海缆智能化生产基地———宁波东方电缆东部(北仑)基地·数字化未来工厂。近年来,该企业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新增年产值100亿元。
  走进这家数字化未来工厂,处处能感受到5G覆盖带来的实时高速网络,助力工厂由传统制造向数字化转型,推动电缆行业与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该工厂副总经理朱银芬告诉记者,利用5G 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和区块链技术,工厂重新构建了一体化运营平台,实现了大长度高等级光电复合海底电缆从生产到装运、从车间到码头的智能化联动。
  国网冀北电力服务绿色冬奥“涉奥六大工程”之一的张北柔性直流工程中,有不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国际首创。“其中一项———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最大输送容量直流电缆是我们公司研发制造的。”“东方电缆”海洋创新中心技术总监陈磊说,电缆绝缘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属于“卡脖子”技术。项目研发团队试制了上百吨材料样品、数千米电缆样缆,实现材料、系统的迭代优化和性能提升,首次实现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国产替代。
  像“东方电缆”这样以“专精特新”见长的行业细分领域“小巨人”还有很多,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该企业专注于船舶动力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专攻中小型船用高性能水下电机。日前,该企业在车间内安装了一条新的全自动转子生产流水线,用于船舶推进器生产,从原来的日产量480台提升到960台。企业还注重产品研发和品牌效益,深耕新能源船舶动力产品的研究开发,通过与国内外大院高校合作,吸纳培养技术人才,形成企业的内生研发团队,进一步释放企业的产能潜力。去年,该企业产值超6亿元。
  “北仑有不少本土民营企业,他们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着稳中求进的姿态,专注于在本产业领域内做精做优。”在张继胜看来,要想将科技资源转化为创新动能,关键在于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近年来,北仑区持续优化完善“初创企业—高新技术苗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主体梯队培育模式,加快推进一批主业突出、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大、产业链引领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与一批掌握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合作,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联盟,助力北仑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集聚各类要素的引力场,也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做优营商环境,贴心服务企业上,北仑开辟出了一条变园区管理为社区治理的“工业社区”新路径。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不少企业带来了冲击。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群峰回忆说,那个时候每天都在担忧订单量会不会减少、员工能不能返岗、工厂会不会停产。彼时,该企业所在的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组建锋领企服联盟,联动25个涉企部门,组成8支锋领企服小分队常驻15个工业社区,以“组团帮扶+驻点帮扶”的形式,嵌入工业社区的网格化联企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贴身式服务,及时反映、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实际困难。
  “人社部门帮我们调度大巴接回来工人,各项税收、金融政策迅速出台,为我们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信心。”张群峰告诉记者,在工业社区的帮助下,企业很快恢复运行,订单量开始增长,“臻至机械”成为该区首批复工复产的中小企业之一。
  “和传统意义上的社区不同,我们是工业社区,服务对象是企业和职工。”灵峰工业社区工作人员王吉丽说,工业社区还与园区管委会区分开来,引入城市社区服务居民理念,在工业园区成立社区,建立实体性的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专职社工,不但提供生产服务,还提供生活服务,当好园区管家、企业保姆。
  大碶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旭辉告诉记者,目前该街道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能级,2021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市级“小巨人”企业8家,“尤其是发布了全国首个工业社区服务模式省级地方标准,灵峰汽模小镇加快建设,努力成为浙江省小微企业集聚发展‘优秀平台’。”去年,大碶街道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22亿元,同比增长31.9%。
  北仑区的工业社区改革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业园区治理模式,全面助力工业园区企业成长和产业工人发展。目前,包括灵峰工业社区在内,北仑已经成立了15个工业社区。这些工业社区均实现了服务事项“一站集成、一网办理”,企业服务效率和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北仑15个工业社区发挥共建共治优势,牵头解决了数千个各类问题。也正是凭借这一服务机制,2020年,北仑在浙江省39个工业强区中率先实现复工复产。■记者手记

  北仑之行,给记者留下诸多印象,在这里概括成“专”“先”“变”“稳”四个字。从产业规划、文化塑造到城市建设,北仑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北仑部分企业早在二十年前开始涉足新兴行业,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明晰未来发展方向,为区域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适应产业发展和要素优劣势变化,北仑不断求变,更新政策制度,进行更深层的区域职能整合,迎接世界浪潮的变化。北仑企业家专注本行业,很少在陌生领域盲目扩张,这种特质一方面使得“小巨人”云集,另一方面使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低,稳定了北仑经济,也成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生动注脚。